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 安排(1 / 2)

加入书签

柳氏见婆母的眼光看过来,更加恭敬拘谨起来,“儿媳不敢。母亲,经过成国公府的事,儿媳深刻反省自己,以后不会再自作主张。”

太夫人见柳氏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点了点头。

“你舍得女儿远嫁云州?”

唐景琳陪夫婿外放江南三年,太夫人就想女儿想得不行,现在女婿已经后补了光禄寺署正,太夫人总算放下心来。

“母亲,儿媳正要跟您说这件事呢。”柳氏赶紧把大嫂的打算告知太夫人。

“亲家大嫂也是有心了。明年春闱,亲家公子若是考中一甲前三名,就可以留在京都翰林院熬资历;不过,若名次在一甲外,外放出政绩才是上选。”

柳氏之前听自家大嫂一说让明城在京都成婚,就高兴过了头,听到太夫人的话,方才明白过来,大侄子这门婚事不是上选。

“多谢母亲提点。儿媳听到明城要在京都成婚就高兴地忘乎所以,想的没有母亲全面,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实在是咱们家的定海神针。”

太夫人看柳氏能听得进劝,也不白操心,磨砺人还得循序渐进。

“亲家公子长得是一表人才,谈吐文雅又言之有物,我看着也欢喜。但儿女亲事讲究缘分,萱儿腊月及笄,怕不能等着亲家公子高中再谈婚事了。”

“母亲说得极是。”

……

荣国公下衙回府后,就被太夫人请到松鹤院。

“母亲,今日身体好些没?”荣国公关心道。

“已经好多了。人老了就是容易生病,不比年轻时候。”太夫人当时毕竟是装病,就怕大儿子下不了狠心,也不好多说,急忙转移话题。

“你已经把江家的婚约告知萱儿了吧,萱儿是什么打算?”

荣国公这两天因为柳氏的事心力不足,还未向太夫人谈过此事。

“母亲,萱儿感念父亲当初的教导,不愿让父亲违背承诺,九泉下也不安心,应下了江家的亲事。”

女儿胸有大义,又知感恩,有女如此,荣国公心甚慰。

“萱儿一直是个懂事明理的好孩子。”太夫人对孙女的回复也很欣慰。

“母亲,儿子后来想到,当初父亲与江老侯爷的约定并未定下人选,咱们家也可以娶江家女为妇。”

荣国公这几日让人打听了永宁侯府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操作的可能。“哦?怎么说?”太夫人对孙女想要嫁个幼子的想法也支持,但跟江家的婚事,毕竟不是自家选的,总是心中介意。

“江侯爷有个庶女,年方13,比文柏大2岁,配给文柏也算合适。”

荣国公提出的建议不是不行,但凌国婚配,多是男子大于女子,反之少有。

太夫人皱起眉头,没有言语,静待儿子继续。

荣国公也知道这样对唐文柏的名声有损碍,毕竟只有穷苦人家或者身有残疾者才多是娶比自己大的女子。

“江家二爷也有个女儿,今年12岁,是个嫡女,咱们府里合适的儿郎,只有松哥儿。”

唐文松是荣国公府的嫡长子,将来是要继承国公府的,江二老爷已经分府单过,他的嫡女做国公府世子夫人,身份有些低。

其实论起来,唐二爷和江二老爷的官职差不多,唐文允和江二爷的嫡女比较合适,只是荣国公府尚未分家,相比之下,还是唐二爷的嫡子身份高些。

老国公定下的婚约,按说荣国公府的人都应该承担,但荣国公作为继承父亲爵位又是长子,不想牵扯到二弟一家。

太夫人也想到了这些,见大儿子没有提允哥儿,也明白他的苦心。

“江二爷的嫡女配松哥儿身份太低,恐怕难以胜任高门主母。”太夫人直接就拒绝了选唐文松和江家的婚事。

这件婚事又陷入了僵局,母子两人沉默半晌,太夫人提议道:“明日把大家都叫过来商议吧。”

次日,荣国公府的三房夫妻都聚在太夫人的松鹤院。

“今日让你们过来,是因为一件婚约。”太夫人示意荣国公把荣老国公和江老侯爷的旧事以及婚约之事简要的告知众人。

柳氏因为事先知道,所以这次沉的住气,静等着大家的反应。

然而,荣国公说完,二房夫妻和三房夫妻都无人应声。

难道大家不觉得萱儿配江疏年那个纨绔太委屈?

其实,柳氏有些错怪几人。

唐二爷面色严肃不语,是因为这是父亲当年定下的婚约,既然江家提起,自家理应应允;至于大侄女委不委屈,唐二爷一时还真想不到。

二夫人张氏不语,是因为这种大事,她都是听长辈和自家夫君的;同时也庆幸自己女儿年纪还小,和江疏年婚配不合适;至于大侄女配江疏年这个纨绔,张氏心里觉得可惜又有些幸灾乐祸,怕泄露痕迹,只能更加减少存在感。

唐三爷是早知情,对于大侄女和江疏年的亲事,是国公府里双手双脚都赞成的,但怕被母亲和大哥打,只能装眉头紧皱一脸深思。

三夫人小邵氏也是早前听夫君提起过婚约的事,自家大侄女的性子和自己有些像却比自己更通透聪慧,和江疏年婚配也算和自己当年嫁给表哥一样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