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1 / 3)

加入书签

第六章

亦昀最后到底是被打折了腿,还是捆进祠堂窗户钉死,亦泠都不得而知。

因为她在回去的路上,又晕倒了。

这一次晕过去,亦泠似乎已经有了预知。

在她感觉到手脚发软时,立刻将身下枕垫拍得松软,然后靠到了锦葵肩头。

果不其然,还没回到谢府,她便失去了意识。

不过这一会儿倒是没有昏睡许久。

一直在府里候命的黄大夫及时赶到,一番诊断之后往她嘴里塞了颗碾碎的救心丸。

不出半个时辰,亦泠便苏醒了。

晃眼间,她看见绣着芙蓉的黄纱帐在眼前晃动,顿时以为自己已经脱离了“商亦泠”的身份。

可一抬眼,见谢衡之跨进屋子,亦泠顿时没了念想。

还是老样子,不过是从林枫苑换到了别屋而已。

恍惚间的痴想落了空,亦泠顿时没心没绪的,别开脸朝着床内,没注意到跟着谢衡之走进来的,还有他的母亲和妹妹。

谢老夫人双目失明,平日里只能靠着听力辨听周遭。

她没听见亦泠的动静,便转头问大夫:“夫人怎么还没醒?”

黄大夫在谢衡之进来的那一刻便警醒着,战战兢兢地说:“夫人落水后还未完全恢复,身体虚弱,须静养才好。”

“黄先生这说辞,我已经听腻了。”

谢衡之声音不带愠怒,脸上也波澜不惊,但黄大夫依然捏了一把冷汗,心中为自己叫屈。

他还能说什么呢?

出身杏林世家,一辈子救死扶伤,妙手回春,还从未有过束手无策的时候。

可这谢夫人,脉象舌苔眼白等等迹象都表明她……健康得不能更健康!

那又是为何动不动就晕倒呢?

且药石无医,回回又在谢衡之归家时苏醒?

以黄大夫在上京侯爵后宅行医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毛病简单,说好治也好治,只是不需要药材。

作为医者,黄大夫没办法点明这种事,只能意有所指地说:“夫人落水受惊,心神未安,这是心病。大人若多花些时间陪伴夫人,自然会有所好转。”

亦泠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

这说辞实在有些膈应人了,说得好像她是故意装病来讨取谢衡之欢心的。

亦泠没法再装睡,气得直接坐了起来,不客气地说:“黄大夫在上京行医数十载,竟然就只有这点儿本事?诊不出我的病症,就以这种话来搪塞我?”

黄大夫顿时被亦泠堵得哑口无言。

难道他猜错了?

而谢衡之,听到亦泠说的话后,朝床榻走了过来。

这间厢房平日里是没人住的,架子床只挂了薄薄一层黄纱帐,风一吹,就飘飘曳曳地动了起来。

谢衡之弯下腰,手指轻掀罗帐,眼神探了进来,在亦泠身上淡淡一扫,似乎是在探究她的用意。

他也听出了黄大夫的言外之意。

亦泠怕他真信了,立刻说道:“我都搬到这别院来了,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将养,你可千万别多想。”

谢衡之眼底有几分亦泠看不懂的笑意。

“你当真这么想?”

分明是清隽绝尘一男人,可他每回一笑,即便只是牵牵嘴角,亦泠都觉得不怀好意。

“当然!”

虽然心底有惧意,但亦泠拿出了十二分的勇气,笃定地说,“平日里若没事,大人您还是别靠近我这病躯了,离得越远越好,最好连这谢府都别回。”

听听,这就是闹别扭了,在赌气呢。

黄大夫缄默不言,越发肯定自己的诊断。

整个厢房里,只有谢老夫人把黄大夫的话做出了独到的解读。

她若有所思地沉默了许久,忽然说道:“慧明大师似乎提过,若亦泠醒来之后依然有眩晕之状,确实不是疾病所致,必须贵人相助才能化解。”

老太太的声音带着几分嘶哑,但却沉稳蔼然,像一道平和的溪流潺潺流过。

亦泠浑身的刺突然软了下来,转头看去,这才注意到一位苍老瘦小的老人坐在榻边,身后跟着一个分肖髻少女。

这是谢衡之的母亲在说话,亦泠是知道的。

在她昏睡那一个月,谢老夫人就常常带着谢衡之的胞妹谢萱来看望她。

后来见亦泠久久不转醒,平日里吃斋念佛的谢老夫人决定亲自上秦公山,去佛寺里为亦泠诵经祈福个七天。

算起日子,今天正好是她下山的时候,怪不得谢衡之要亲自去接。

亦泠心头忽然就一下咯噔。

她痛恨谢衡之,理应也仇视谢衡之的生母。但这老人家如此善良和蔼,亦泠的心就算是石头做的,也很难对她摆上黑脸。

如今总算是真正见上面了,亦泠对着谢老夫人,双唇开开合合,始终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叫她一声“娘”,亦泠实在是做不到。

“那慧明大师,当真这么说?”

谢老夫人没在意亦泠的无礼,她点点头,“我与慧明大师有些佛缘,刚去旌安寺诵经那日,慧明大师便说了你会在昨日醒来,事实也的确如此。今日清晨,瑾玄来接我回府时,慧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