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幂次法则(1 / 2)
“贺先生有这样的想法我可以理解,想必曼姐跟您讲过,如果担任我的总经理的话,我可以给予充分的自由以及决策权,正常人来说开公司,肯定是要自己管理的,但是因为我志不在此,且不擅长,我愿意去投资,但需要人去管理。
我有自己的事业,成立公司是顺势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我最开始的想法那肯定是需要一个摆在那能帮我处理杂事的总经理,范先生虽然性格保守了一点,但是我若不愿意多加扩展的情况下,他就是最好的人选,您说呢”
这就是温言最开始的想法,她没有太大的野心,钱没有花完的那一天,她只需要一个可以守成的大将就足矣了。
温言的话说的很明白,贺朝自然是清楚了的,“那既然这样的话,您为什么愿意见我,我的想法想必罗总跟您也说过的。”
温言笑了笑,捧起手中的奶茶喝了一口,“在这之前,您是不是要回答我一个问题,我这的庙小,贺先生在风投圈赫赫有名,我可不认为我的小公司真的能吸引到像您这样的人才。”
贺朝的职业,导致他不爱拘束,国外自由的环境也导致他性格越发的散漫,温言的问题可以说就是点到了关键点上。
以言华这个才创立不久的公司规模,相比但凡自恃不凡的资深金融者,都不一定看得上。
这也是为什么罗曼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的缘故,就算找到了范明这样的人,也是抱着养老心态来的。
“我很好奇言华背后的高人,要知道我既然要回国发展,那么对于市场的把握肯定是要调查一番的,这样才能作为投名状,得到重用,但是在这调查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列出来可发展性,最高的几家公司当中,都有同样的一个名字。
这让我对言华不得不好奇了,毕竟能和我眼光一样的人,想必在这方面肯定也定然不凡,毕竟我找出来的几家公司,我确定以及肯定,他们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绝对不会差,既然好奇,那么再收到罗总的邀请,我自然是应约前往了。
后面在跟罗总交流当中,得知这些项目都是温总您直接敲定的,我可不认为能精准选定这几个公司的决策者,就是随便投投,所以您说,您志不在此,更不擅长,这就更像一个笑话了。”
如果眼前这位温小姐是个草包,那还活不活了,虽然以她的年纪很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确实是如此,罗曼不可能会给温言造虚名而说谎,所以不敢相信的那个可能性,反而就是事实了。
温言是真的没想到,原因竟然是这样的,她能怎么说,这些都是她前世的记忆?
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就让他误会下去吧。
心里很不好意思,但是脸上还是依旧保持了云淡风轻的笑容。
“每个人都要一些兴趣爱好不是吗?只是我的主业不在于此,人总是任性的不是吗?有了热爱才有坚持,对于我的公司,准确来说,我并没下决定它以后的方式是什么,范明的能力不足,但他保守就是最大的能力。
同样的贺先生能力斐然,但是我怎么知道您有足够的能力,以至于可以让我改变想法呢?”
温言的质疑是合理的,其实如果他是温言他也会和她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自己本身没有那个时间,这样的话必须找一个合适的经理人,风投是风险产业,这就是场豪赌。
贺朝扶了扶眼镜,这一路上他受到的质疑数不胜数,但最后赢的一定是他,这是作为一个天才的自信。
“温总,我想我可以自信地告诉您,我的战绩可以说是在风投圈内,名列前茅的,经手项目回报率达到了23%,工作年限内,抓到了两只独角兽,其余也各有回报率,我的自信全部来自于我的实力。
您也知道风投机构的大多数投资都会失败,成功的投资,一定要带来就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才能弥补损失,并赚到钱。
所以对于风投机构而言,一家公司未来能成长到多大的规模,远比现在能赚到多少钱重要得多。
风投机构并不指望企业分红,也能接受企业的短期亏损,甚至支持公司主动亏损,以换取市场规模,为的就是在未来成长为巨头,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回报。”
“我在刚开始工作的前两年,第一个亲自谈下的投资,现在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上百亿,这也是我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而这,当时我只用了500万美元,风投公司,风险在所难免,但是我有充分的自信,选择了我,未来国内的风投公司必定会有言华的一席之地。”
所谓天才的傲气,是来源于天才本身超高的智商,温言从来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天才很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贺朝的过往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不代表它可以得到她全部的信任。
就像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杉资本,是全球最成功的风投机构之一,所熟知的跨国巨头背后,都有红杉资本的身影,然而就是它,在十几年间投资的超过300多家初创公司中,最终成长为独角兽的只有17家,占比仅5.5%。
而这已经是很出色的成绩了。像某个早期孵化器,投资早期初创企业数量,同期投资的808家公司中,只有0.7%能成长为像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