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君子之诛(1 / 2)
君子之诛
面对李严神秘、庄严、隆重地请出圣旨,孟知祥神情放松,面带微笑,语气和蔼,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李严极度不适:
“您以能言善辩而著称于世,想必您私下也常为此沾沾自喜。不知您有没有听说过利口之覆邦家,辨言之乱刑政这句话?”
李严当然听说过,这是孔老夫子曾经曰过的嘛。
“那您可曾记得孔夫子杀少正卯的典故?”
少正卯,名卯,“少正”是官职。此人与孔子是同行,都开办私学,聚众讲义。在当时,少正卯的培训课比孔子的课更受欢迎,甚至连孔子的学生都要翘课去偷听少正卯的课。有道是,同行是冤家,孔子后来被鲁国任命为大司寇主管刑狱,上任刚七天,就把少正卯诛杀,并且曝尸三日。以德服人。
孔子的学生们都对此表示不解,认为孔子是同行之间**裸的仇恨,公报私仇,无耻龌龊。但谁都不敢去质问老师,最后子贡实在忍不住了,就去质问孔子,不是说好以德服人吗?您这也忒残暴了吧。
孔子解释道:“我这叫君子之诛。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这是五种最恶劣的品性,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其中任何一种,就可以被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呀,他一个人就占全了这五种,这家伙是小人之桀雄!蛊惑人心,遗毒不浅,必须弄死!”
少正卯死后,他的学说也在孔子的不懈努力之下,成功失传。
“这……”李严感觉气氛不对,不像是论语研讨会,莫非孟知祥也要以德服人?
孟知祥的态度依旧和蔼,语气依然不温不火,他继续说道:
“先生您也是巧舌如簧,而且品性也值得商榷,少正卯有五恶,而您也有五罪。您自己清楚吗?那好,我来帮您说”孟知祥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头,替他计数:
“当初与蜀主王宗衍折箭为誓,而当人家投降后,又背信弃义,屠杀人家满门,天理昭彰,报应循环,遂致两国相继败亡,其罪一也
平蜀之际,先入宫禁,盗取宫中金银财宝,掳掠妃嫔宫女,其罪二也
欺骗蜀人,投降前说好减轻赋税,人家投降后,却翻倍强征,其罪三也
散播谣言,离间君臣,说我西川有谋反之意,为此特意新设两个藩镇,占据有利地形,扼我西川咽喉,觊觎我西川土地,其罪死也
你只说圣诏命诛宦官,却不知圣诏说要罢黜监军吗?如今,天下各军各镇,均无监军,却唯独给我西川派来监军,我问你,这是何意?你到底安的什么心?这是你的第五条大罪!”
五大罪数完,孟知祥把五指伸开的大巴掌猛然拍在桌子上,杯箸碗筷都被震得弹起老高,如同地震一般。
孟知祥的和颜悦色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胆寒的杀气腾腾。
李严吓得威仪尽失,“扑通”一声跪倒,请求孟知祥饶自己一命。
孟知祥缓缓站起身,走到李严身边,用轻柔的声音说了四个字,“众怒难犯。”
声音很低,但在李严听来,却如如天崩地裂一般,吓得他魂不附体,瘫软在地,如同一滩烂泥。
西川人民怕你,更恨你,我姓孟的今天就代表西川人民宰了你。
孔圣人“君子之诛”,杀少正卯亚圣的后人也将效仿先贤。
孟知祥缓步走下台阶,然后转过身,冲着厅堂中瘫软的李严缓缓地作了一个揖,像是对老朋友的告别。
此生无声胜有声。
西川将领王彦铢默契地冲上去,把李严架起来,拖到院中,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整个过程像是被按了消音键,干净利索,专业行刑三十年。
不知道是命运的巧合还是孟知祥别有用心,亦或是我牵强附会,将李严斩首的西川将领王彦铢,谐音就是“王衍诛”,王宗衍即位后改名为“王衍”,所以史书中也记载为“王衍”,本书为了叙述方便,而保留了他的行辈字“宗”字。
李严鼓动唇舌,使王衍身死国灭,最后也死在“王衍诛”手里。
杀掉李严后,孟知祥召见了左厢马步都虞侯丁知俊,对他说道:“李严先前带团出使前蜀的时候,你是他的副手,也算是老朋友了。现在,就麻烦你替老朋友收尸吧。”
如果说让王彦铢杀李严,是孟知祥的无心之举,那么让丁知俊来给李严收尸,就是孟知祥的刻意安排了。他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他真的不是算旧账、替蜀人报仇,李严不是死在出访前蜀上,而是死在监军西川上。
杀掉李严后,孟知祥上疏朝廷,说李严在成都假传圣旨,声称自己奉圣上口谕要代替我为西川节度使,还催我进京朝觐,又擅自许诺将士们的犒赏,现已被我诛杀云云。
朝廷另有一位官员杨令芝,因公要来成都出差,刚走到鹿头关,听说李严被杀的消息后,立马掉头,一路狂奔,返回洛阳,打死不敢入蜀。
李嗣源得到孟知祥的奏章,只是无奈地叹口气,都是老司机,不必讲暗语。对李严之死,朝廷不追问、不调查、不追究。
朝廷不但没有调查李严之死的真相,还派来李仁矩前来西川慰问孟知祥,慰问西川官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