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兄友弟恭(1 / 2)
【兄友弟恭】
按照高保融的心意,他当然是希望儿子高继冲能继承基业,所以才在后周柴宗训时期表奏其为荆南节度副使,然而连他也想不到自己会在41岁就匆匆离去,长子高继冲仅有17岁,高中生水平。
所以史籍说因高继冲年幼而让弟弟高保勖袭位。
据记载,“迂阔无材能”的高保融自袭位以来,“政事悉委弟保勖焉”,高保勖原本就是荆南的实际控制人,所以高保融就把位子让给了弟弟高保勖。
高保勖向大宋朝廷上表汇报,得到了大宋王朝的认可,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
建隆二年(961)9月,高保勖派弟弟高保寅入贡于宋。赵匡胤在便殿与之亲切会晤,两人做了友好深入的交流,对双边关系充分交换了意见。
史书没有给出这次对话的详细内容,只说高保寅回来之后,就按照赵匡胤的意思,撤除了江陵城外的北海天险。
北海是高保融时期,在江陵城北约七里的地方,修筑的江陵大堰,引决江河、湖泊之水,形成的一座人工大水库,以作为江陵城的外围防线。
高保寅向哥哥高保勖汇报此行工作,盛赞赵匡胤是真龙天子,说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并强烈建议高保勖主动率土归朝,这样才能保住高氏家族的荣华富贵。
高保勖断然否决。
也许正是因为高保勖的顽固不化,才使得宋朝史官对他口诛笔伐,留下明线、暗线来恶心他。
先说明线。
首先,史书说他“颇有治世才”,对他的才能予以肯定,但随后又说他不理国政……而且在他短短四百余字的人物传记(世家)中,25%的篇幅是标准废话的程式化人物履历,有25%的篇幅是揭露他的荒淫无道,约30%的篇幅介绍他的死亡和身后事,剩余约20%的篇幅只来得及记载了一件事,就是上述的高保寅入朝、劝他归朝而不听这个重大历史错误。
据记载,高保勖荒淫无度,与前蜀的亡国之君王宗衍有一拼,比如,他每日都要召集一大群倡伎,然后再从府中挑选精壮的士卒,让他们当场表演多人运动,他则与爱妾左拥右抱,在薄纱帘后欣赏观摩、点评议论。
导致他这个变态爱好的原因之一,是他生理上不大行。据记载,他自幼体弱多病,身体瘦弱,弯腰驼背,弱不禁风,再加上他“性淫恣”,真的是力不从心。
不健康的癖好掏空了他的身体,短短两年,高保勖就病危了。
其次,高保勖还崇尚奢华,大兴土木,不计成本地建造楼台殿阁,以供其玩乐。
有一次,一位从岭南而来的商人为高保勖献上了一枝龙眼,硕大无比,据说有四十围之粗,上面结了上千颗龙眼。高保勖命人建造了一个“琅玕槛子”,起名为“海珠丛”,专门用来保护、展览这枝龙眼。后来他把自己珍藏的各种奇珍异宝都聚集于此。
第三,不听劝谏。其幕僚孙光宪多次劝谏,不听;弟弟高保寅劝他归宋,不听。
再说暗线。
史书一再强调,说高保融迂缓无材能,军国大事全部交给弟弟高保勖来打理。在高保勖转正之前,一直是荆南地区的实际控制者,类似于摄政王的存在,再加上史书说他“颇有治世才”,总给我们一种直观感觉,好像高保勖是转正之后才放飞自我的。
但仔细翻检史书,会发现颇耐人寻味的一个伏笔:在评价高保融的时候,有这么一句“保融性迂缓,御军治民皆无法,高氏始衰。”
高保融不是把军国大事都交给高保勖来处理了嘛,那么这个“御军治民皆无法”的人就应该是高保勖了。再看高保勖转正之后的种种表现,就不难理解谁才是“高氏始衰”的罪魁祸首了。
先说他是摄政王、集团实际控制人,随后再说集团正是在这段时间滑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细品,仔细品、文人骂人从来不带脏字,甚至让你以为是在夸他。
建隆三年(962)11月,高保勖病入膏肓,他问大将梁延嗣,“依你之见,我的诸子中,谁可以继承家业?”
梁延嗣略微沉吟一下,随后郑重其事道:“公不念贞懿王(高保融)乎?先王临终时,把家业让给你,如今,先王之子已经长大成人了。”
梁延嗣的声音有意压地很低,但在高保勖听来,却是震耳欲聋。
沉默片刻后,高保勖略微颔首,用微弱地声音说:“你说得很对。”随即遗命侄子(高保融长子)高继冲判内外兵马事,随后便与世长辞,享年39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讣告传来,赵匡胤辍朝两日,追赠侍中,并任命高继冲为江陵府尹、荆南节度使、加检校太保,认可了高继冲对荆南地区的合法统治。
在上文的“高保勖托孤”中,我有意篡改了史书上的一个字,导致意思大变,老规矩,先剧透,再详析。
多种史料都明确记载了高保勖的原话,虽略有不同,但都在一个词语上出奇地一致,即“诸兄弟中”,意思是高保勖有意继续“兄终弟及”,让“保”字辈儿的兄弟继续执掌荆南。而我在翻译时擅自将其改为“子弟”,即高保勖有意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高保融传弟不传子,有兄终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