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 章(2 / 4)

加入书签

面。

宁王没有跟进去。

诏狱中并无想象中那般艰难,尤其是女眷这边,被褥、枕头都干净无异味。

师知苧先进去看了秋姨娘。

秋姨娘猛的看向进来的师知苧,险些以为自己看错了,直到牢门铁链被打开,她才确定是女儿。

“知知!”

“姨娘。”师知苧看着眼睑面黄肌瘦的女人,鼻尖一酸,几步上前将秋姨娘抱住。

秋姨娘又是欣喜,又是担忧的将她的脸捧起,本是想问她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但左右看了看,秋姨娘注意到她脖颈外有行刑过的红痕,眼眶霎时一酸:“我苦命的女儿,他们对你行刑了吗?”

师知苧被宁王妃带出去,师府众人皆不知晓。

不想让她担心,师知苧摇摇头:“姨娘我无碍,倒是你在此处过得可好?”

秋姨娘含泪点点头,指尖抚摸她脖颈上的伤疤,心中痛如在滴血:“姨娘无碍,此处的人并非那般无礼。”

眼能看的地方尚且这般多,不能看见的地方她简直不敢想。

“姨娘别哭。”师知苧伸手擦着秋姨娘的眼泪。

“不哭,不哭了。”犹恐女儿担忧,秋姨娘忙将眼泪止住,“知知是如何进来的?”

师知苧隐去在外的那些事,只告知秋姨娘自己如今在宁王府。

秋姨娘闻言神情一怔,随后便想起师府女眷,如今可随意被人要走身契。

女儿如今不再是良籍,而是旁人府上的奴婢。

秋姨娘心中微痛,却又觉得与其在诏狱中不知最后结果如何,能活着在外,也甚好。

她含泪问道:“宁王府可待你好?”

师知苧点头:“姨娘,我会想办法救你们出来的。”

罪臣如何救?除非是此事翻案,但此事绝无翻案的转机。

秋姨娘怜惜地摸着女儿的头,眼中闪过决然:“孩子姨娘知你重情重义,此番我定然是劝不动你不管师府,所以若是能有机会,你便去昆山寻府主大人吧。”

没等师知苧讲话,秋姨娘继续道:“知知,你先听姨娘说,府中深陷牢狱中,如今恐怕难以逃离处罚,虽你自幼长在姨娘身边,但你也知晓并自己并非是姨娘亲子,我是从昆山来的,是中玉府主府上大小姐的贴身侍女,当年大人来昆山相遇小姐,后来离去后,小姐怀有了身孕,府主得知后便于小姐断绝关系,所以怀孕的小姐带着我来到千里之外的京都,但小姐后却因为忧思过重难产而亡,之后大人便将我给抬做姨娘,抚养你。”

师知苧从未听闻过这些往事,虽知晓姨娘并非是亲娘,但从未想过亲娘竟是昆山中玉府主之女。

秋姨娘继续道:“知知,宁王的律法定修,触犯朝中多少人的利益,那些人不会动宁王,但大人绝对是首当其中的那个。”

“若猜测没错,之前推出实行的律法出了不少纰漏,那些人将这事推至大人身上,冤屈如若不能洗刷,虽不至于株连九族,但革职流放只怕是少不了。”

早在很久之前,太子方并不同意律法变动,而宁王却以百姓利益为由,带头联合上书给圣人。

如今出了纰漏,宁王再如何都是圣人之子,所以这件事必须需要有人来承担,这般便落在师御史的身上。

所以当时随君深陷谋害一案中,哪怕证据不足也还是锒铛入狱。

秋姨娘拭泪道:“知知,府主当时虽怨小姐,可却也是疼爱她的,当年小姐负气离去,这一路府主都派了人保护,只是后来……”

剩下的话说不出来,泣声道:“小姐当年留下的信物,有一块琳琅玉佩,上面有小姐亲手刻的你的生辰八字,姨娘并未放在府中,就在长宁街的那湿巷中,你若带着玉佩前去昆山,寻中玉府主大人,请他相助,说不定能救下几人。”

就算不能救下人,那师知苧也不会再一辈子当奴,以后的日子不会太难。

担忧师知苧倔强,非得留在京都受苦,秋姨娘握住她的手,目光恳求:“吾儿,小姐当年最后悔的便是选择与府主断绝关系,可又无颜面回去,府主亦是拉不下脸,所以小姐死之前都还念叨昆山与府主,你就当姨娘求求你,带着玉佩去昆山寻府主,替小姐完成临终前的遗愿。”

听完秋姨娘的话师知苧已经猜出她的意思,眼中浮起朦胧水雾,咬着牙道:“姨娘放心,我定会去昆山寻中玉府主的。”

也会回来救师府的。

秋姨娘抚摸着她泪痕斑驳的脸:“辛苦吾儿了。”

师知苧也知道事已发生,也无回旋之地,而且眼下也并非是伤心之时。

从秋姨娘这边离开后,师知苧又去看了长姐与父亲,还有平素交好的弟弟妹妹,见这些人皆无事才依依不舍离去。

出去时,诏狱外的天已昏黄。

宁王见她双腮泪痕未尽,递过去一张锦帕。

师知苧没有拒绝,接过来低声道:“王爷,我能否晚些时候再回去?”

宁王道:“你要去何处?我陪你去。”

师知苧摇摇头。

宁王并未再强迫,而是让身边的人跟在她的身边。

师知苧先是去了长宁街将刻有自己生辰八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