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一章 到达靖城,对话柴子义(2 / 3)

加入书签

点。

除了忽略掉西贵县的殡仪馆,在其他方面,至少在案情分析上,并不逊色陈益。

能做到支队长的位子,少见庸才。

在坐的领导并没有插嘴,对于柴子义的表现,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陈益开口:“柴支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凶手用吊死的方式杀害三名受害者,一定有特殊的原因,至于是否有亲朋好友以同样的方式死亡,很难说啊。

毕竟,人际关系柴支应该已经查的非常清楚了,若存在非正常死亡的,瞒不住。

只放在推论层次,我同意柴支的观点,凶手身边大概率有至亲在非正常条件下离世,这也是对凶手的犯罪侧写之一。

不过这样的话,吴常春就不符合了。”

吴常春的基本资料已经查了个底朝天,不谈档案中未曾记录的,他的确只有一个儿子。

不惜连杀三人报仇,从人性角度判断也就只能是子女。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

柴子义点了点头:“陈巡说的没错,吴常春不太可能和靖城三名受害者产生关联,包括间接关联。”

聊到这里,话题进入死胡同。

此案要是聊着聊着就能有重大突破,不可能悬了这么多年。

还是要慢慢来,总有拨开云雾的时候。

陈益吃完了,拿起餐巾纸擦了擦嘴。

柴子义提了提士气:“有陈巡全面负责此案的侦查,我们信心又有了,靖城刑侦支队绝对服从陈巡的一切命令。”

这不是恭维,看得出来他很真诚。

陈益没说什么。

要是不服从命令,他一个电话打到帝城,靖城市局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不会有人这么白痴,顶风上。

午饭过后,办案人员齐聚会议室,领导们被赶走了,留下也没什么大用。

靖城,是调查重点。

准确的说,靖城经开区是调查重点,范围缩小了不少。

在柴子义让下属准备投影仪资料的时候,双方又聊了起来,讨论三名受害者都居住经开区的问题。

是巧合,还是必然呢。

不好说。

靖城有三个区,相互之间距离不远,不具备独立性,最繁华的区也并非经开区,而三名受害者都是经开区的人,这件事还是很值得思考的。

比较大的可能,便是凶手同样是经开区的人。

同住经开区,彼此更容易产生社会关系,其他区甚至其他城市从概率上相对较低,更多的是巧合因素。

吴常春暂时抛开,他只是有嫌疑,不一定真的是本案凶手,此案要多管齐下。

陈益问起一件事:“柴支,第一名受害者是医院的医生,在调查患者的时候没有任何发现吗?”

患者,是医生主要的社会关系。

查不到其他联系,刑警第一反应自然是患者。

柴子义摇头:“项树正式的坐诊时间是六年,我查了他六年内所有的患者,每一名患者一一打过电话,他们都处在正常生活中,没有任何可疑情况。

陈巡,你指的是医疗事故或者医生自身失误吧?这条线我确认过了,不通,无人离世。”

陈益知道。

问出来只是想再确认一遍。

卷宗里写的很详细,项树平均每天接诊三十名病人,六年大概接诊六万五千人,一分钟一个电话,需要一千小时。

十个人一起打,也要一百个小时。

重大命案的勘查就是这样,会经常面临耗时时间长的重复性工作,非常考验侦查员的耐心。

柴子义继续开口:“死者张文阳也是一样,他的学生都打电话确认过,一切正常,至于乔瑞就更简单了,他的社会关系只局限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能联系上的中学同学包括小学同学也都打电话问过情况。

最后,三者之间经过电脑检索,不存在重合点。”

这位支队长确实很厉害,该想到的都已经想到,将受害者关系网重合尝试寻找共同熟人。

调查覆盖面已经非常广了,柴子义很负责,听起来简直没有任何遗漏。

只要以警方手段能查到的,都未放过。

陈益点头:“我能感受到此案的难度,那么……柴支在没有查到任何受害者之间的联系后,依然倾向凶手的目标明确吗?”

柴子义:“对,我依然认为凶手目标明确,陈巡呢?”

陈益:“一起查,就算凶手是随机挑选目标,总要有依据。

此人的作案准备非常充分,作案过程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和线索,反侦察能力很强,这说明ta的头脑是非常清晰的。

一个具备清晰头脑的家伙,干不出来真正意义的随机杀人,那是神经病的专属。

话说ta能避开所有监控,对经开区显然非常熟悉,是长期居住,还是刻意摸排了呢。”

柴子义:“要是摸排的话,一个鬼鬼祟祟的家伙经常出现在受害者活动区域,应该很难躲过我们的侦查。

我认为长期居住。”

陈益觉得柴子义很对自己胃口,什么事都能想到一起,不必费口舌去解释:“那我们就跨度大点,先不去管石渡小镇的吴常春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