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章 望兵止渴(3 / 4)

加入书签

排什么了。

尽管说江淮一带因为蒙元拆除城墙而导致许多地方没有城墙,但自己数万人南下,一路上粮秣如何解决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北军集结,江淮、江南等地粮价飞涨,这一路南下到底还能不能收集到足够的粮食?

因此,自己得早做准备。

想到此处,他抬起了头看向西厂百户官:“你给我的话加密,让胡纶帮我去一趟淮安。”

“末将领命!”百户官提笔开始准备书写,朱高煦也将自己想让胡纶做的事情给一点点说出来。

在他交代着一切的时候,北平方向的朱棣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杀!杀!杀……”

喊杀声在北平城外连绵不断,十余万大军在清理干净的校场中训练,各部听从朱棣帅台所传来的号令,不断的进行阵型磨合和各部穿插。

这一幕,就好像指挥着十几万人的庞大数量,让他们井然有序的进行一场阅兵式。

看上去似乎是花架子,但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对手就会对他们的配合感到吃惊。

“好啊!好!”

站在七八丈的帅台上,朱棣无法将整支大军看个明白,因为十万人的数量着实太多了。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可以将各军的运动尽收眼底,只是稍微远一些的兵团行动无法看清。

在这其中,论运动作战的佼佼者,居然不是跟随朱棣南征北讨的燕府骑兵,而是来自王义所指挥的渤海马步兵。

他们熟练的穿插在各部中,指令鲜明,任何一道哨声和号角声都代表了各种作战指令,完全可以做到上马疾驰,下马列阵。

“老二是怎么训练的他们?以前俺没发现他还有这才能啊。”

朱棣看着王义麾下的两万马步兵眼热无比,口中喃喃自语,让站在他左右的张玉、孟善等人毫不怀疑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能把朱高煦麾下所有兵马都骗过来。

论诸多兵团穿插、兵团与兵团配合作战,朱高煦确实不如朱棣老练。

可如果单论军纪,纪律和执行力,别说燕军,就是把常年被朱元璋抽调去地方上平叛的上直十六卫拉过来,也不一定是渤海军的对手。

渤海的识字率兴许不高,但渤海军的识字率一定不低。

哪怕就算是在黑水城没有足够卫学学习的神机四营在入关休息的这几个月,朱高煦也让人不断给他们恶补知识。

他们兴许写不出什么文章,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一定比文盲超过九成的封建军队强。

同样带兵,普通士兵只能死记硬背,打骂都没用,但是对于有基础文化的士兵来说,这些东西很快他们就能理解,并还能自我发挥。

渤海军强大的地方就在这里,从渤海走出的四万大军与辽东、大宁军队格格不入的关键也在这里。

从渤海走出的任何士兵,起码都有五百个字以上的文化储备,并且懂得最基础的九九乘法表。

渤海的塘骑、步塘都可以做到看懂图纸,并对本部位置进行基本的推算。

就像后世那个人所说的一样:“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朱高煦从洪武二十八年开办的卫学,不断给士兵扫盲,为的就是然后他们通晓道理,明白自己与关内军队的区别。

渤海军的军纪强,执行力高,都是扫盲过后带来的效应。

朱棣眼馋是正常的,别说他会眼馋,就连已经躺下的老朱要是知道朱高煦练兵的办法那么好用,兴许也就不会让他走出南京城,而是让他好好训练上直十六卫了。

“铛…铛…铛……”

当十万人队伍中间开始有塘骑敲响鸣金,传递出军令,渤海军便巍然不动,反观燕军许多士兵还需要一段时间调整。

这一幕让朱棣看得心痛,但他不是心痛自己的兵不如自家老二的兵,而是后悔没和老二多要点这种兵。

“殿下,看来能做到如此的,只有跟着殿下从渤海走出的兵马。”

张玉指向了王义带来的大宁、辽东等兵马,他们的素质便与燕军大差不多,和渤海的两万马步兵差距与燕军的差距差不多。

“张玉,伱去问问他们是怎么训练的,嗡忱Фタ蓁斟楚了,俺们也按照老二的法子练,要把俺们的骑兵和马步兵都训练成他们那样。”

朱棣红着眼睛,目光中透露出对渤海军的渴望。

张玉闻言当即下了帅台,骑马去寻觅了王义。

朱棣让全军休息,燕军与大宁兵卒纷纷坐下休息,唯独渤海军井然有序的将马匹安置妥当后才席地而坐。

朱棣眼巴巴的看着已经去了一刻钟的张玉,最终在看到张玉骑马返回时才下令全军继续训练。

只是他的关注已经不在全军训练上,而是放到了张玉身上。

“如何如何?”

朱棣追问着走上帅台的张玉,张玉却面露尴尬:“殿下,二殿下的法子,我们恐怕弄不来……”

“有什么弄不来了,你好好与俺说。”朱棣凑了上去,准备听出自家老二练兵的秘诀。

“二殿下练兵的秘诀就是……”张玉无奈,只能将从王义那里听来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