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 传授(2 / 3)

加入书签

把炒好的菜端上餐桌,两口子跟着杨巡准备吃饭了,来看缝纫机的乡亲们才依依不舍的提出了告辞。

吃过饭,杨巡也走了,挑着他那沉甸甸的扁担,再度踏上了卖馒头的旅程。

王重则帮宋运萍把放在西屋的缝纫机装好,帮着宋运萍把买回来的布都裁剪成合适的尺寸。

看着王重那比自己还要娴熟的动作,宋运萍好奇的问道:“要不是知道你是大夫,看到你这手艺,我铁定认为你是个裁缝。

王重道:“我一个人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点活儿要是还干不了,那这么多年不是都白过了。”

宋运萍踩着缝纫机,将裁剪好的布按着王重画好的样子开始缝制,而王重则在一旁处理家里攒下的鸭毛。

这些鸭毛可是王重攒了好几年的,已经处理过一遍了,但想要用的话,还在进行最后的加工。

将多余的部分一根根剪掉,将修剪好的柔软蓬松的鸭毛放进簸箕里。

宋运萍没有叫宋母来帮忙,就是想等衣服做好之后再给父母一个惊喜。

翌日一早,王重跟宋运萍提着两坛子王重自己酿的药酒、半匹布、一条肉、一条鱼,还有两口子合力连夜做好的两件新棉袄当做回门礼,陪宋运萍回门。

“回门就回门吗,还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浪费钱!”宋母看到两口子又是鱼又是肉的,心里那叫一个心疼。

“妈!这些都是王重的心意,是他孝敬你跟我爸的!”宋运萍挽着母亲的手,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

宋母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就是觉得买这多东西太浪费了,这才说上两句,就她那脾气,哪里舍得说半句重话。

“你们爷俩先聊着,我跟小萍去做饭。”

回门也是有讲究的,王重跟宋运萍带了这么多好东西来,宋家自然也不能吝啬,定然要做出一桌子好吃的招待女儿女婿。

宋母做菜不似王重那般奢侈,但今天却不同往常,今儿个是女儿回门的日子,宋母也咬着牙把王重带来的鱼给炖了,把肉切了半条。

没多久,热气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餐桌,母女俩端来碗筷,招呼着宋父跟王重吃饭。

吃过饭,王重便提出了以后两家一块儿吃饭的提议,这本就是结婚之前就说好了的,往后王重跟宋运萍两口子给宋父宋母老两口养老送终,让宋运辉安安心心的在外边打拼。

正好宋父也有一手医术,对药材远比宋运萍这个半吊子要精通的多,正好可以帮着王重一块儿鼓捣药材,给登门看病的乡亲们抓药。

宋运萍的针线活也是宋母手把手教的,如今缝纫机也买回来了,母女二人再也不用跟以前似的,拿着针线眯着眼睛在油灯底下慢慢悠悠的缝缝补补了。

趁着如今没什么活,母女俩就把家里暂时用不上的旧被子都给拆了,被套拿去洗了,结块的棉花拿去镇上请弹棉花的弹过一遍,然后才重新缝起来。

这一忙活就是七八天,转眼就到了王重跟杨巡说好的日子。

这天一大清早,王重从山上晨练回来,宋运萍也做好了早饭,一家四口刚吃完饭,挑着担子的杨巡就到了。

“姐!”

“宋叔,宋婶!”

“姐夫!”

杨巡是个嘴巴甜的,一进门就笑脸盈盈的跟着众人打起了招呼。

“杨巡来了!”宋运萍见是杨巡,忙热情的招呼其进门。

“来,喝茶!”宋母给杨巡端来一杯刚泡好的热茶。

不是什么好茶,就是吃个茶味儿。

“谢谢宋婶。”

“倒是挺准时。”王重对着杨巡道。

杨巡笑着道:“我一大清早天还没亮就爬起来了,吃了两馒头就赶过来了,生怕耽搁了时间。”

王重道:“行!待会儿你给我打下手。”

杨巡好奇的问:“姐夫,你要教我什么手艺?”

王重道:“听说过鸡毛换糖吗?”

“鸡毛换糖?”杨巡眼睛一亮:“听说好像在义乌那边有不少人干这个。”

王重道:“鸡毛换糖只是泛称,糖这东西,就跟你卖的馒头一样,都是硬通货,关键这糖熬出来之后不像馒头,就算放久了,凉了硬了,口感也不会变差。”

杨巡满脸期待的看向王重:“姐夫,你会做糖?”

王重笑着道:“不是做糖,是熬糖。”

“熬糖?”杨巡疑惑的喃喃道。

王重道:“跟我来你就知道了。”

说着王重便率先起身,杨巡紧随其后。

王重领着杨巡,出了门一路往前,却没进自家厨房,而是走到前边宋运萍家,钻进了宋运萍家的厨房。

宋运萍家是个老旧的三合院,有院墙围着,只要把门一关,外头根本看不见里头在干什么。

厨房里、院子里,该准备的材料和工具王重早就提前准备好了。

王重将每个步骤都示范了一遍,然后让杨巡自己上手,他则站在一旁指点,纠正杨巡做错的地方。

熬糖是个技术活,费时费力,确实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杨巡个子虽然不高,力气也不大,但骨子里却有一股子聪明劲儿,自己也肯钻研,知道琢磨,而不是单纯的照猫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