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3章 电渣重熔和身管自紧(下)(1 / 2)

加入书签

(感谢书友大海广阔般的聪明阅点打赏,木偶拜谢!)

等到技术人员和工程师都聚集到了车间大会议室时,发现郑廷襄正在会议室的黑板上板书。

众人都找位置坐了下来,有的默默看板书内容,有的则是低声同别人交流问题,石旻十分自觉的坐到了角落里。

连廷玉和霍志英也不说话,默默坐在一旁等待。

整个黑板都写满了,郑廷襄才停止板书,转身拿起木杆在黑板上敲了敲。

“大家注意了,现在我们要召开的是‘火炮身管紧固技术会’,你们要仔细听,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咱们大家一起解决。”

说完之后,郑廷襄用木杆指向板书的开头:“身管紧固技术的起始”。

“因为大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同,我就从头讲起了。已经了解过的自行略过,没有接触过的用心听。”

“是。”

“炸膛大家都知道吧,但是为什么会炸膛呢?

肯定会有人回答我是因为装药不合适或者热胀冷缩,没错这就是正确答案。

但我们今天说要讨论的是身管紧固技术,不牵涉装药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炮弹激发时,炮管内圈因为炮弹的磨擦以及火药的爆炸会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温高压环境,这些热量和压力会使炮管内膛在短时间迅速膨胀。

但炮管的外表却几乎不受热也无高压作用在其上。

因此每打一发炮弹,炮管内膛膨胀的力量都会在撕扯外圈,时间一长炮管就会出现裂纹,裂纹会在使用中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了炸膛。

炸膛是我们每个军工技术人员,和战士们都不想遇到的情况。

我们该如何避免出现炸膛,并切实延长炮管的寿命呢?

炮管紧固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19世纪以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发现把方形截面钢丝紧密缠绕到炮管上,通过钢丝张力抵抗炮管射击应力,增强炮管性能,有效的延长了炮管寿命。

这项技术就是“缠丝紧固”技术,缠丝技术简单,钢丝易控制,在很多战舰舰炮上都使用过。

但是其有个致命缺点就是:炮管的纵向强度不足,加工工艺复杂耗时太长。

后来英国人又发明了“套筒紧固”技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火炮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管套在一起。

外管先加热再套到内管上,外管冷却后收缩,内外管就紧紧套在一起了。

这种工艺是英国当前最为主流的身管紧固工艺,我们在同英国谈判的时候就引进了这种加工工艺。

建业金属加工厂也利用此项技术顺利生产出了305mm口径的岸防巨炮。

但是我们听说英国人正在制造更大口径的身管巨炮,据说计划建造405mm口径的巨炮。

这样的技术的劣势就是建造出来的大炮十分笨重。

像我们建业金属加工厂制造的巨炮一管就重达几十上百吨,这样的巨炮也只能充当岸防炮,根本无法快速移动。

我们经常在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制造出轻便的炮管。

这个方法今天我们找到了,这是我们伟大的石委员长提供的思路,这个思路堪称绝妙。

这种技术的原理就是:使用增压器材在身管内表面制造出超过身管材料屈服强度的压力,这会导致内管材料部分截面发生永久性的塑性变形而无法恢复。

由于身管内外的塑性变形程度不同,身管内层会产生压缩预应力,外部受到拉伸预应力,一个向外扩张趋势,一个向内压缩趋势。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根身管制造出了类似于多层身管的结构,层层相扣,不仅耐压强度和抗疲劳强度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身管重量也可以有效减少,使得大口径火炮的机动能力也飞速提升。”

“这种原理的身管自紧方法,石委员长提供了几种思路,分别是气压、液压以及机械压。

‘气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些爆炸产生高压气体给身管内壁增加压力,但是这种方法不好控,十分难以驾驭。

‘液压’则是利用水充作高压体给身管内壁加压,这种方法的优点较多,唯一的问题在于液体的泄露问题,万一半途泄露,就会引发失败。

‘机械压’就是利用更硬的金属棒给身管内壁加压,但是这种方法容易给身管内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综合下来液压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现在我来说一下石委员长提供的这种新式的炮身紧固法(法国1913年采用了此方法,后来鬼子学去后,才开始了武备的大跃进)。

石委员长把这种新型技术命名为‘液压式身管自紧’技术。”

说完这一段话后,郑廷襄把木杆指向了他画的示意图上面。

“这就是‘液压式身管自紧’技术的核心原理图。”

说到这里,郑廷襄看向下面,参加会议的众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大家都在默默记笔记,并没有人对此表达异议。

“身管自紧技术,是经过石委员长详细的数学推演的,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整个推演过程。

大家若是有疑问或者不懂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来。”

石旻坐在下面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