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2章捷报入京(1 / 2)

加入书签

南京收到高欢捷报,李岩提起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此次西征耗时小半年,梁军先后在鄱阳湖和武昌大败西军。

从前后两份军报来看,李岩粗略估计,鄱阳湖水战,西军损失两万人,武昌之战损失七万余人,张献忠总计损失小十万人马。

这样一来,张献忠元气大伤,梁军占据武昌,西线一两年内无忧,梁国便可以专心对付来自北面和南面的威胁。

“好啊!好啊!”李岩拿着军报,一阵赞叹,并不掩饰欣喜之情。

一旁夏完淳见李岩兴奋的样子,不禁笑道:“卑职还以为议政不欢喜了。”

李岩缓缓放下军报,笑道:“怎么能不欢喜呢?此前捷报未到,南京人心惶惶,本官若不镇定自若,必然人心动摇。现在大王大胜,西线无忧,消息传来人心大定,本官在你们面前,便不需要隐藏了。”

说完,李岩将捷报递给夏完淳,嘱咐道:“送去宣教司,加印登报,让几家报纸,头版整页报道。”

夏完淳闻语接过军报,颔首道:“卑职这就去办!这下怕又要金陵纸贵了。”

李岩笑了笑,摆摆手,吩咐夏完淳退去,然后自己提起毛笔,开始给高欢上书,介绍南北两线的情况。

自从高欢西征后,江南便人心惶惶。

这一方面是南北两线确实面临压力,特别是郑芝龙的舰队就在长江口,十余万马步大军,跨过钱塘江就能杀入江南,另一方面则是满清、北明、闽越三方势力的细作,在江南散播谣言,动摇人心。

这时南京宣教司,收到了夏完淳送来的捷报,调任宣教司的高廉惊喜道:“王兄于武昌大破张献忠,这件事情要报到,大大的报道。”

在国营改革的论战后,高欢让宣教司,来管理官方报纸的发行和内容审核。

现在宣教司管着朝廷《邸报》、《大梁新闻》、《军中月报》《工科报》《招商报》等等十多家报纸。

士绅百姓选择虽多,各家报纸内容和风格也不同,但无论读书人、士绅、百姓、商贾怎么选择,都是由梁国官府控制的报纸。

“司监,多大的篇幅报道?”属下问道。

高廉道:“整版!”

“几家报纸都整版吗?”属下问道。

高欢道:“没错!全部整版!”

宣教司发话,南京城中各家报纸,纷纷用一整版来报道武昌大捷。

现在梁国的报纸,有别于曾经的邸报和民间小报,并非密密麻麻都是字,在重视内容的同时,也注重排版和美观,常常图文并茂,深受梁国百姓的喜爱。

这次宣教司的任务一下,各家报纸立刻加急印刷,都是一版高欢身穿盔甲的半身画像,威风凛凛,英武不凡,然后另一边配上“武昌大捷,我大梁之铁军,如一道洪流,大破献贼”的文字。

各家报社报纸一出,立时引起轰动,瞬间脱销,不得不再版加印。

读书人、士绅、商贾买了报纸,讨论武昌大捷,从中看到时局走向、天下大势、机遇和商机,江南的大家闺秀、被丈夫冷落的夫人和小妾们买来,则当做《西厢记》一样收藏,看着高欢英武的画像,幻想能与梁王有一段良缘。

江苏常熟,钱府。

钱谦益坐着与柳如是一起吃饭,自打钱谦益从劳改所出来,便发现原本与他十分恩爱的河东君,对他变得十分冷淡。

两人坐在一张桌子上,柳如是抱着不到半岁的儿子,也不与钱谦益交谈。

夫妻感情生活冷淡,一天没一句话,这让钱谦益心中比较苦闷。

“今天的报纸送来没?”钱谦益吃了几口,没得胃口。

下人忙送来一叠报纸,还没放下,却见柳如是眼神,忽然就被一整版高欢的画像吸引住了。

南京城中,马士英府邸。

马家小姐已经十九,可是就是不愿意嫁人,房间里贴满了梁王高欢的画像。

姑娘过了十八,就不好嫁了。

马小姐房间贴满高欢画像的事情,不知怎么传了出击,再加上高欢曾今在马府住过,自然是没人敢提亲。

最近马士英放出消息,开出天价陪嫁,总算引来人说媒,马士英从中选了几个优秀的才俊,便想开导一下闺女。

这件事情也怪他自己,以为梁王有龙阳之好,不近女色,怕女儿守活寡,所以阻止,但现在看来王妃生了公主,梁王还是近女色的。

清早马士英端了碗粥,亲自来看生病的闺女,顺便好好开导她。

毕竟高欢现在做大王了,马家已经高攀不起,希望马小姐能结束幻想。

这时马士英来到门外,看着闺女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一张《时代报纸》看着,露出满意的微笑,于是悄悄走进去,等看清报纸,整个人立时又愣住了。

“造孽啊!”看着马小姐对着报纸上高欢英武的形象发呆,马士英心中不禁呐喊。

报纸在南京城传播,几次脱销加印,隐藏在南京城中,窃取梁国情报的各方细作,看见报纸后,也纷纷购买一份,然后传回国内。

南面闽越国,郑芝龙看了报纸,得知高欢大败张献忠,占据武昌,立时吓得连忙收兵,严令边境驻军,不得挑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