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 家人(1 / 2)

加入书签

盛希平扔下这句话,就转身去洗手了,根本不管身后弟弟那哀怨的小眼神儿。

另一边,张淑珍则忍着笑,推开西屋门,招呼老二老三出来吃饭。

“哎呦,你俩可别看书了,大晚上这灯也不亮,再把眼睛看坏了。”

盛希安、盛希康听见母亲招呼,这才放下书本,从西屋出来,到东屋吃饭。

东屋炕上,放着长方形的炕桌。

一家之主盛连成坐在炕头那边最里的位置,左手边是妻子张淑珍,再外面是俩闺女。

老疙瘩盛希泰在盛连成右手边,然后才是盛希平、盛希安、盛希康。

盛连成是齐鲁人,老家是单城那边的,盛家地少孩子多,家里日子艰难不好过。

五零年的时候,盛家有个亲戚在三岔子森工局当工人,说是那边日子好过。

盛连成就拿了老娘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坐车来东北了。

到了东北果然招了工,安排在临江森工局下属的林场工作。

临江森工局是这边开发最早的森工企业,其前身是日伪时期的通化利华林木公司临江分公司。

日本鬼子倒台后,四八年改为安东林务局临江分局,后来又改名辽东林务局临江分局。

五三年改为临江森工局,六一年改名临江林业局。

那年月的林业开发,属于边建设边生产,顺着森林铁路往里发展。

林业工人也是如此,伐区在哪里,工人就在哪里干活。

这个工区干完,就往下一個工区迁移。

盛连成从临江局到大沙河林场,接着又到了漫江林场,六三年搬到了曙光林场,六五年的时候搬到了最里面的前川林场。

前川林场离着长白山保护区很近了,开发的最晚,这边森林资源丰富,算是北线上最大的一个林场。

盛连成在林业战线上工作多年,从最开始的清林工开始,当过拖拉机助手、油锯手、拖拉机手。

到如今,是林场二工队的工队长,同时还兼任了小修厂的厂长,也算是很厉害了。

张淑珍跟盛连成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应该说林业工人里面,一大部分人娶媳妇都是老家的。

没办法啊,东北林区地广人稀,这些工人常年到头见不着个女的。

都是趁着回乡探亲的机会,说个媳妇,从老家带过来,安家落户,生儿育女。

那个年月,但凡是在外面当工人,穿着一身“更生布”工作服回乡的年轻人,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别管高矮胖瘦,也别管丑俊,在外面只要是挣工资,吃国库粮的工人,回到老家都能领一个高高大大的俊媳妇。

盛连成在东北工作四年,好不容易抽空回趟老家看望父母亲人。

盛家老太太一看儿子回来了,就赶紧张罗给儿子说亲娶媳妇。

正好经人介绍,就相看了张淑珍。

俩人见面看对了眼,盛连成给张家买了一只羊,又给了几十块钱,就算是定下了亲事。

过了些日子,俩人去乡里开了结婚证,在盛连成寄回来钱给爹妈盖的新房子里结了婚。

婚后没多久,两口子就动身返回了东北。

从此以后,张淑珍便同其他小媳妇一样,跟着丈夫在东北林区扎下根,生儿育女、操持家务。

盛连成夫妻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两个闺女。

俩人也没多少文化,就想着孩子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行。

正好这一辈儿孩子按希字排行,前面三个就叫盛希平、盛希安、盛希康。

那年月孩子都密,三个儿子接连出生后,张淑珍又怀了孕,生出来一看是俩闺女。

闺女的名字是小学老师帮忙给起的,没按希字排行。

孩子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春天,桃李芳菲的时节。

所以那老师就给俩女孩起名,盛云芳、盛云菲。

最后老疙瘩出生,也是找别人给起的名,叫盛希泰。

至此,盛家四兄弟,平安康泰就齐了。

盛希平看着眼前这一家子八口人,上辈子的记忆在脑子里翻滚,一时间心绪难平。

“老二,你们学校最近怎么样?学习累不累啊?”

盛希平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然后夹了筷子菜,放到弟弟碗里。

“哥,学习挺有意思的,不累。”

盛希安抬头,朝着他哥笑了笑,然后低头继续扒饭。

六月初,实际上也没太多能吃的菜蔬。

婆婆丁、荠菜、大叶芹、广东菜、猴子腿儿等野菜都过季了,也就是菜园里的小白菜、水萝卜、茼蒿、菠菜这些。

盛家饭桌上,一小盆酱茼蒿、一小盆小白菜炖豆腐。

另外还有些水萝卜、萝卜缨儿、小生菜、大葱啥的,一碗自家做的大酱,也就这些。

好歹那小白菜炖豆腐里面,放了些大油和油渍了,也就是炼油剩的油渣,吃起来倒是挺香的。

那油渍了还是冬天的时候,盛希平跟着师父进山杀了一头黑瞎子,回来分了不少肥肉炼的。

职工和家属的粮油都是凭供应,一家八口人吃饭,每个月供应那点儿油根本不够干啥的。

张淑珍过日子仔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