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雪天爱出门的读书人,古人生活新认知(1 / 2)
每个人的脸上都红扑扑的,洋溢着饱足和适意。
陆铮见众人都吃得差不多了,就笑眯眯地道:“今日难得吃得如此畅快,还是人多吃饭热闹些,吃得也香甜。”
“今日这餐陆伯父请客,你们既然约好了要去绿云园,就早些去吧,莫要回来的太晚了就行。”
陆琅几人应了,站起来向陆铮行过礼,就带着七喜几个小厮走了。
待他们走了,钱师爷饶有兴味地问道:“先生起先不是说要去绿云园赏梅吗,怎么不去了?”
陆琅摇了摇头:“既然小四他们过去,咱们今日就不去了吧。”
“以免几个年轻人在我面前束手束脚的,哪里还能写出什么诗来。”
“我就不做那扫兴的长辈了。”
两位师爷互相对视了一眼,眼里都有赞许之色。
钱师爷想了想,就投其所好地提议道:“听说广安寺附近的丹华亭中也有极好的梅花,离咱们那里又近,不若去那边看看。”
陆铮被提醒了忙道:“钱先生说得是,听说那边梅花的品种是颜色极浓的朱砂红。”
“白雪红梅,曲径古亭,想来也是美景。”
几人站起身来,钱师爷拿出一锭五两银子的银锭放在桌上以做饭资。
陆铮三人就带着车夫、随从在沈钰她们的恭送声中,出了店门,坐上马车,直奔丹华亭而去。
食店里的人见客人都走了,这才开始收拾碗筷桌椅,把长条桌挪回原位。
沈钰看着收拾成原状的店铺,想想刚才屋子里一桌人围着吃饭,不由感慨道:“没想到今日县令大人也会过来。”
“是不是一到了下雪天气,读书人都会按捺不住诗兴,想出门走走,踏雪寻梅呀。”
话音刚落,店铺的门帘被掀开,竟是又走进一个穿着士子长棉袍,读书人打扮的人来。
屋子里光线比外面要暗,大家还未看清楚来人相貌,眼尖的玉诚先兴奋地道:“杨先生,你怎么过来了。”
那手里拿着把油纸伞,站在门口的人竟是白鹤书院的教书先生杨韬。
杨韬把落满雪的油纸伞收起后又伸到门帘外抖了抖,放到门口放置的一个用来放伞的大竹筐里。
这才笑道:“今冬初雪,我们一家来伯父家聚一聚,特意过来定些餐食。”
李氏和姜氏忙迎上来行礼,杨韬向众人问过好才道:“今日过来是想定一些肉签。”
“各色口味的都来上一些,一份三十串吧。”
“大份的琥珀肉和什锦小酥肉砂锅,再来四样荤素小炒。”
“主食则是猪肉大葱蒸饺和蜜枣蒸糕。”
“点的这些俱做成两份,一份我带去伯父家里晚上吃,另一份麻烦周大郎明天上午给我送到书院里去。”
“哦,对了,送到书院的那一份肉签要再多些,嗯,就九十串吧,五花肉签多做些。”
因书院里每日的饭食是在食店里定的,食店里有什么新鲜菜式,总会在送饭时顺便告诉杨韬一声。
是以杨韬虽平时在书院教书不怎么过来,但对食店里的菜式却知道的很是清楚。
李氏她们把杨韬点的菜式一一记了,就去小灶间开始做。
杨韬则被留在食店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姜枣茶,让他略等上一等。
等着菜做好的工夫,玉诚和墩墩忍不住问道:“先生,明日我们去不去书院念书呢。”
杨韬笑道:“看样子这雪还有得下呢,明日仍旧在家温书好了。”
“明日我的两位好友从邻县要过来一聚,就是不下雪,我也只好让你们再放假一天了。”
大家这才知道,为什么杨韬还点了一份送到书院去。
玉诚想到刚才县令大人一桌吃火锅的热闹场景,就自告奋勇地推荐道:“先生,我家食店上了新菜式,叫做火锅,最适合几个人一起吃了。”
“吃起来又过瘾又热闹,口味还多,比吃什锦砂锅里的菜式还丰富,可好吃了。”
“我们家自己吃着好,刚才走的客人,一桌七个人,也都说吃得好呢。”
“先生你要不要试一试?”
杨韬一听有新菜式,立刻来了兴趣,他想了想道:“我那两位好友吃过一次我带过去的肉签,很是喜欢。”
“所以这次过来,我特意多点些肉签给他们。”
“他们会在这里待上两日,到时我带他们来食店里吃火锅,尝尝你说的这个火锅到底有多好吃。”
玉诚一听高兴得笑眯了眼睛,连连点头道:“先生哪天过来吃,就跟我提前说。”
“我们好提前给你做好汤底,准备好食材候着先生过来。”
杨韬笑着应了,又和玉诚、墩墩两个随意聊上一些关于雪天士子们爱去赏景的地方。
惹得两个孩子兴趣大增,挨个景致问个不停。
几个人一起动手,不到一柱香的工夫,杨韬所点菜式就全部做好了,放在了两个大食盒里。
因怕雪天路滑,周大郎早早的就给小白套好缰绳,把小板车给拉了出来停在店铺门口。
待两个大食盒固定好,招呼杨韬坐上车,周大郎轻快地一扬鞭,就把他连人和所定的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