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唇枪舌剑,割袍断义(3 / 4)
的士卒,此前还都有些不了解,为什么自家主公明明生擒了兵犯庐江的袁术,却非但不趁机将其斩杀夺取豫州,反而要甘愿屈居人下,奉袁术为丞相。
直到此时,众人才全都恍然大悟,知晓这是大将军出于对汝南袁氏的感恩,才再三隐忍。
念及于此,众人尽皆心中不忿。
他们没想到,袁氏仗着对自家主公有恩,居然挟恩图报,屡次兵犯疆域。
不仅如此,今日在两军阵前,这位同样出自汝南袁氏的袁绍,又打算故技重施,想要用往日恩惠牵绊住自家主公。
想到这里,众人眼神当即就有些不善。
甚至于,就连不知详情的袁氏士卒,以及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也都不由暗赞周琦知恩图报,义薄云天。
周琦的表演却仍旧没有结束,情绪逐渐变得低沉,眼中也逐渐蓄满了泪水。
他声音略显嘶哑却又富有穿透力,在两军阵中回荡:“吾昔日与本初兄在雒阳相交,原以为本初兄忠于汉室,有匡扶社稷之志。”
“未曾想,终究是我错付了。”
袁绍却是反驳道:“孤本就一心忠于朝廷,想要匡扶社稷,否则为何不远千里,迎天子车驾入邺城?”
周琦抹掉眼泪,目光忽然变得锐利,喝道:“若本初兄果真忠于朝廷,一心匡扶汉室,吾愿就此下马受降,让荆、扬两州尽皆归顺朝廷!”
周琦此言,顿时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没想到对方居然能够有此等魄力。
“不过吾亦有一言,不吐不快。”
“天子已经及冠三载有余,本初兄口口声声说自己忠于朝廷,敢问可曾让天子亲政,处理冀州一应军政事务?”
面对周琦的责问,袁绍却是脸色铁青,不敢答话。
如果天子年幼,袁绍还能以此为由继续把持朝政,可现在袁绍手中的天子刘辩已经二十三岁,早就已经成年了。
让一个成年的皇帝当做傀儡,又有何脸面说自己忠于朝廷?
眼看袁绍不敢回话,周琦却是咄咄逼人,继续说道:“汝口口声声自称忠于朝廷,却将皇子辩当做是提线木偶,将朝中大权尽数掌握在手中,行那欺压天子百官的权臣之举。”
“甚至于,汝公然违背高祖皇帝杀白马立下的誓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汝之行径,比之董卓、李傕、郭汜犹有过之!”
“至少他们纵然把持朝政,亦不敢公然违背高祖皇帝白马之誓!”
说到这里,周琦语气变得冰冷起来:“若吾所言不差,上一个称王的异姓者,就是篡汉之王莽吧。”
“汝欲效仿王莽篡汉耶?”
周琦的这套组合拳打下来,顿时惊得袁绍方寸大乱。
正如周琦所言那般,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可是高祖皇帝所立下的铁律。
袁绍口口声声自称忠于朝廷,忠于汉室。
把持朝政还能狡辩一二,但是异姓称王这件事情,却无论如何都洗不干净。
直到此时,袁绍才猛然醒悟,袁术撺掇自己称王,这尼玛就是对方挖下的天坑啊。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未听荀攸之言,甚至因此对其产生了猜忌之心,顿时后悔莫及。
周琦却是不待袁绍说话,继续乘胜追击,喝道:“孤蒙先帝器重,托孤陈留王与我,并且降下遗诏,命我与盖元固引兵入雒阳,共举陈留王为帝。”
“然吾等接到诏书领兵抵达雒阳之际,先帝嫡长子却早已被大将军何进,以及朝中公卿立为天子。”
“彼时又恰逢董卓把持朝政,欲废皇子辩立皇子协为帝。”
“若遵先帝遗诏,孤与盖元固本应支持董卓行废立之举。”
“然皇子辩毕竟乃先帝嫡长子,按照法理来讲本就应继承大统,若我二人执意遵守先帝遗诏,行那废立之举,就会将朝廷礼法与汉室威严踩在脚底狠狠践踏。”
“正是有此考虑,我等才有违先帝厚望,没有共举皇子协为帝,甚至阻止了董卓的废立之举。”
周琦说到这里,双方士卒再次哗然。
这些事情,哪怕刘备才开始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是普通的士卒了。
周琦这番话说完,那种一心忠于汉室,维护汉室尊严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让不少还心向汉室之人,全都肃然起敬。
周琦随后从怀中掏出一道遗诏,展示在了两阵之前,朗声道:“这便是先帝遗诏,吾所言若有假,天人共戮!”
周琦拿出了证据,而且发下了如此誓言,顿时打消了众人心中最后的疑虑。
他恭敬的将先帝遗诏收了起来,而后继续说道:“本初以我等另立朝廷为由,尽起河北之兵攻打徐州之刘皇叔。”
“岂不知,孤本不欲另立朝廷,奈何本初兄实在令吾太过失望。”
“若仍旧把匡扶社稷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本初兄身上,恐怕本初兄早晚会成为另一个王莽。”
“汝南袁氏四世公辅,公路兄作为袁氏嫡子,也时常怀着兴复汉室之心。”
“刘玄德作为汉室宗亲,已经与皇子协叙过族谱,被称为皇叔。”
“孤不才,蒙先帝器重,委以托孤重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