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权谋与生计:帝国背后的土地与人民(1 / 1)

加入书签

203、权谋与生计:帝国背后的土地与人民

当时根据地位的不同,设立了水衡、少府、大农、太仆等农官,常常被派遣到郡县中进行土地的没入和分配。没入的奴婢则分给各种官员,用于饲养狗、马和禽兽等,以及提供给官员使用。官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奴婢也越来越多,河漕运输达到了四百万石,官方自己粮食产出才刚刚满足需求。

有人忠告称:“世家子弟和富人们喜欢养鸡、养狗、马、打猎、博戏,扰乱了齐民的生活。”于是下令将这些违规行为的人拘捕起来,相继拘捕了几千人,称为“株送徒”。那些入狱的人可以得到官员的补贴,但这些官员的待遇也减弱了。

当时山东地区遭受了河水泛滥和菑灾,连续几年收成不好,有人甚至相互食用,时局很危险。天子怜悯之,颁发诏书称:“江南地区采用火耕水耨的方式,让饥民得以流徙到江淮之间寻找食物,如果想留下来可以留下。”派遣使者护送他们前往,下令提供巴蜀籴粮来救济他们。

次年,天子开始巡视郡国。到达河东时,河东的守军没有预料到他的到来,无法辨认,于是自杀了。继续西行经过陇西时,陇西的守军去世,天子和随从官员没办法吃饭,陇西的守军也自杀了。于是天子北出萧关,率领数万骑兵,在新秦中进行狩猎,以压制边境军队后返回。新秦中有些地方几百里都没有亭站,于是处决了北地太守以下的官员,并允许百姓在边境县牧养牲畜,官府提供马匹,三年后归还,而且每年要缴纳十分之一的税,用以补充新秦中的需求。

在得到宝鼎之后,设立了后土、太一的祭祠,公卿们讨论封禅的事宜,全国各地的郡国开始提前修整道路桥梁,修缮旧宫殿,准备驰道县,县治官员整理供品,期待天子的幸福光临。

次年,南越起义,西羌侵犯边境成为祸患。于是天子认为山东地区无法自给自足,宽恕天下,然后南方派出二十多万人的楼船军队攻击南越,数万人从三河以西出击西羌,另外数万人过河筑起居所。初步设立了张掖、酒泉郡,并且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设了田官,调遣六十万人戍守边境。

中国修建道路并提供粮食,远的三千里,近的一千多里,都依靠大农供应。边境军队不足,于是调动军械库的官员和武器来支援。车马不足,县官们的经费有限,购买马匹很困难,于是发布命令,要求封君及以上官员,根据官职差别提供母马给天下几个亭站,亭站负责饲养并繁殖马匹,每年要支付一定的税赋息。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古代帝国的内部机制与外部对抗。在帝国治理过程中,土地的分配和管理起着关键作用。不同阶层的官员从事着不同的农官工作,他们常常被派遣到郡县之间,进行土地的没入和分配。而这些没入的奴婢则分配给各种官员进行养殖和供应。此外,帝国内官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奴隶人口的增加,而官方的粮食产出仅勉强满足需求。

文章中所提到的反对派指出,世家子弟和富人们养殖动物、打猎和博戏的行为,扰乱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帝国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对违规行为的人进行拘捕,并称之为“株送徒”。尽管这些入狱的人可以得到官员的补贴,但官员们的待遇也因此减弱了。

此外,河水泛滥和灾荒对山东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天子采取措施,通过火耕水耨的方式让饥民流徙到江淮之间寻找食物,并派遣使者护送他们。进一步,官方提供了巴蜀籴粮来救济灾民。不过,帝国领导人意识到太子南越和西羌的威胁,采取了针对性的军事行动,通过军队的进攻和边境的加强控制来维护边界安全。

文章还描述了帝国的统治者如何在得到宝鼎后,展开了一系列的仪式与活动,以巩固自身的地位和权威。同时,各地郡国也迎来大规模的修建和整修工程,修复道路桥梁、宫殿等,以准备迎接帝国统治者的到来。

整篇文章透露出权谋与生计的较量,以及帝国背后土地与人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帝国需要通过对土地和资源的管理,平衡各个阶层的利益,同时应对内外威胁,保障帝国的稳定与发展。这种权力与生存的较量,既体现了帝国统治的强大与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生计与福祉的重要性。

204、忠诚与智慧:卜式与弘羊的治国秘籍

齐相卜式上书说:“臣听说君主忧愁,臣子受辱。南越叛变,臣原父子与齐习船者愿意去死。天子下诏说:‘卜式虽然一直务农畜牧,不以谋求利益,但有余粮就会帮助县官使用。现在天下不幸有紧急情况,而式奋不顾自己和原父子的生命,虽未参战,可谓表达了内在的义气。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六十斤黄金,十顷田地。’宣布给全国知道,全国却没有人回应。列侯约有百家之多,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从军击败羌族和南越。到了後来,少府省金,坐酎金丧失列侯之位的有百馀人。于是任命卜式为御史大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