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章 赵简子:权谋与忠诚的矛盾体(1 / 2)

加入书签

309、赵简子:权谋与忠诚的矛盾体

两年后,即晋定公十四年,范氏和中行氏发动叛乱。第二年春天,赵简子对邯郸的大夫午说:“给我五百户卫士,我将把他们安置在晋阳。”午答应了,但回家后他的父亲和兄弟不同意,就反悔了。赵鞅逮捕了午,把他囚禁在晋阳。然后告诉邯郸的人说:“我要私下惩罚午,你们希望让谁继任?”于是杀了午。赵稷和涉宾带领邯郸人反叛。晋定公派籍秦围攻邯郸。荀寅和范吉射是范氏的人,他们是晋国的大夫隰叔的儿子,士蔿的后代。蔿生下伯缺,缺生武子会,会生文叔燮,燮生宣叔匄,匄生献子鞅,鞅生吉射。他们和午关系好,不愿意帮助秦国,而是策划叛乱,董安于知道了这件事。十月,范氏和中行氏攻打赵鞅,赵鞅逃奔晋阳,晋国人围攻他。范吉射和荀寅的仇人魏襄等人策划驱逐荀寅,让梁婴父取代他;驱逐吉射,让范皋绎取代他。荀栎对晋定公说:“您命令大臣,首先发动叛乱的人要死。现在这三个人首先发动叛乱,却只驱逐赵鞅,刑罚不公平,请把他们全部驱逐。”十一月,荀栎、韩不佞、魏哆奉公命攻打范氏和中行氏,但没有成功。范氏和中行氏反而攻打晋定公,晋定公反击,范氏和中行氏战败逃跑。丁未那天,这两个人逃奔朝歌。韩氏和魏氏为赵氏求情。十二月辛未那天,赵鞅进入绛城,在晋定公的宫中结盟。第二年,知伯文子对赵鞅说:“范氏和中行氏虽然确实发动了叛乱,但董安于揭露了他们,这就是董安于参与了他们的阴谋。晋国有法律规定,首先发动叛乱的人要死。那两个人已经认罪,而董安于还活着。”赵鞅为此感到忧虑。董安于说:“我死了,赵氏就稳定了,晋国就安宁了,我死得并不晚。”于是自杀。赵氏把这件事告诉知伯,然后赵氏才安宁下来。

孔子听说赵简子没有请示晋定公就逮捕了邯郸的午,保卫晋阳,所以在《春秋》中写道“赵鞅凭借晋阳叛乱”。

赵简子有个臣子叫周舍,喜欢直言进谏。周舍死后,简子每次上朝听政,总是不高兴,大夫们请罪。简子说:“大夫们没有罪。我听说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张狐腋。各位大夫上朝,只听到唯唯诺诺的声音,听不到周舍那样直言不讳的声音,所以我才不高兴。”简子因此能够使赵氏的领地安定,使晋国的人心悦诚服。

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在朝歌围攻范氏和中行氏,中行文子逃奔邯郸。第二年,卫灵公去世。简子与阳虎一起把卫太子蒯聩送回卫国,但卫国不接受,蒯聩就住在戚地。

晋定公二十一年,简子攻下邯郸,中行文子逃奔柏人。简子又围攻柏人,中行文子和范昭子于是逃奔齐国。赵氏最终拥有了邯郸和柏人。范氏和中行氏的其余领地归属于晋国。赵简子的地位名义上是晋国的大臣,实际上掌握了晋国的权力,他的领地和诸侯相等。

晋定公三十年,晋定公和吴王夫差在黄池争当霸主,赵简子跟随晋定公,最终使吴国成为霸主。晋定公三十七年去世,赵简子为他守丧三年,但只守丧一年。这一年,越王勾践灭亡了吴国。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攻打郑国。赵简子生病了,派太子毋恤带领军队围攻郑国。知伯喝醉了,用酒灌毋恤。毋恤的群臣请求为毋恤报仇。毋恤说:“君王之所以让我担任这个职位,是因为我能忍受侮辱。”但他也因此对知伯怀恨在心。知伯回去后,对简子说,要废除毋恤,简子不听。毋恤因此对知伯怀恨在心。

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去世,太子毋恤继位,这就是襄子。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深深地被赵简子的形象所吸引。他既有权谋家的机智,又有忠诚臣子的坚定,是一个矛盾而又鲜明的人物。

赵简子在范氏和中行氏叛乱时,以智谋稳定赵氏地位,巧妙地处理了与晋国的关系,使赵氏领地得以安定。他敢于直言进谏,善于纳谏,使得赵氏的领地得以稳固,晋国的人心悦诚服。这些事迹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

然而,赵简子又是一个忠诚的臣子。他在晋定公与吴王夫差争当霸主时,始终跟随晋定公,最终使吴国成为霸主。他对国家的忠诚,对君主的忠心,让人敬佩。

310、赵襄子:忠诚与权谋的完美结合

赵襄子元年,越国围攻吴国。襄子降低丧期饮食规格,派楚隆问候吴王。

襄子的姐姐之前是代王的夫人。简子安葬后,丧期未满,她北行到夏屋,请求见代王。她让厨师拿着铜勺给代王和随从喂食,同时暗中命令宰人用勺子击杀代王和随从,然后发兵平定代地。她的姐姐得知此事后,悲痛地呼天,撞墙自杀。代国人同情她,将她死去的地方称为摩笄山。于是,襄子封伯鲁的儿子周为代成君。伯鲁是襄子的哥哥,原为太子。太子早逝,所以封他的儿子为代成君。

襄子即位四年,知伯与赵、韩、魏三国平分范氏、中行氏的旧地。晋出公愤怒,告诉齐、鲁两国,打算进攻四卿。四卿恐慌,于是共同攻击晋出公。晋出公逃奔齐国,途中死去。知伯于是立昭公的曾孙骄为晋懿公。知伯越发骄横。他向韩、魏两国索要土地,韩、魏两国给了他。他向赵国索要土地,赵国不给,因为他在围攻郑国时受到了侮辱。知伯愤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