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章 老太太病倒了(1 / 2)

加入书签

本以为南安郡王许清还会推几个替死鬼出来,没想到一个瀛国头领喝多了,当着钦差的面,抖露出几条证据,证明是许清与他们勾结的。

钦差大人当即带人去许清的府邸查看,遇到抵抗。

许清称要有查抄的圣旨才能让他们进去。

当夜,钦差大人在许府外,被上千瀛国人围攻,惨死。

许府门前血流成河,若不是王子腾及时带人前去,许府都要被瀛国人攻破了。

好消息是,许府被‘救’了;

坏消息是,王子腾率军进了许府。

他来势汹汹,以保护钦差不力、管束手下不力、镇守不力多个罪名将许清抓了,又将许府大肆搜查一番,严刑拷问他的心腹,挖出三间暗室下的无数金银珠宝。

瀛国人趁机攻打附近城镇,从江南调去的三名将军及各自的一万属下,诱敌深入,将他们全部捉拿。

又乘胜追击,与当地百姓一起,将占领当地的瀛国人赶到海上去了。

被层层严加看管的南安郡王许清,被秘密押到京城。

直到这时,太上皇才知道,整个东岸,全部落到明远帝手里,许清历年积累的银钱,也全部充入国库。

南安郡王通敌叛国,证据确凿,万人血书控诉,闻者纷纷落泪。

陆暖放声大声。

林黛玉紧锁眉头,幽幽叹息一声,“姐姐,百姓们真的、无人读书吗?五个村子,竟凑不出一个读书人?”

有些证据,竟然就那么大剌剌放在书房的抽斗里,都不用藏。

因为村民不识字,他们甚至不敢动一下,就怕被瞧出端倪,连累整个村子被害。

季晴文也叹息一声,“吃饱喝足尚且不易,哪有闲钱上学?”

为什么读书人金贵?首先是纸张贵,笔墨纸砚都费银子,百姓果腹不易,哪有闲钱让孩子上学?

再者,朝堂采取愚民政策,不想百姓们读书开化、长见识,怕不好管教。

一层一层盘剥,百姓苦,物质和精神都苦。

林黛玉聪慧之极,黯然神伤,沉默半晌道,“不说人人识字懂礼,便是大部分识字,官府设立监管署,其实百姓也能监督为官者,让他们不敢肆意胡来。这般闻所未闻的惨事,也能早些结束。”

她眸中是不敢置信后的心疼、难过。

季晴文揽着她的肩,“都过去了,朝廷会重视的。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妹妹若想,可以抄书练字,将这些分发给平民,再择空教他们认字。”

林黛玉眼前一亮,很快眸子又暗淡下去,“姐姐不是说百姓家中贫穷,为了果腹日夜辛苦劳作吗?哪有时间学习?”

她自己是知道,学习最需要时间。

季晴文道,“一步一步来,先教他们认字,四五岁的孩子,正是跳脱、爱玩闹的时候,如果能教他们集中起来识字,不让家中大人分精力管事,他们的父母应该也会愿意。”

“我记得府中有个空置的宅子在南边,可以先在附近问一问,有没有想习字的,我每次教他们几个字,隔几天考核,再抽空抄书,让他们闲暇时阅读,识字量也会多,只是府里得多备笔墨纸砚……”

林黛玉开始畅谈。

季晴文看着她笑。

末了,林黛玉小脸微红,“姐姐可是取笑我异想天开、不守规矩?”

季晴文摇头,“妹妹有大爱、会规划,这是好事,我支持,想来,哥哥也会支持。只是妹妹越发大了,世人总有议论,要想好如何应对这些闲言碎语。”

林黛玉脱口而出,“大不了一辈子不嫁人。”

心头闪过贾宝玉,她摇了摇头;又闪过赵至淳,她耳朵微微一热。姐姐与世子这些日子相处惬意随性,想来好事将近,自己与二公子,便、作罢吧!

季晴文道,“若有志同道合之人,一起为这世间做善事,也是很好的。待回伯府,我将家中银钱拢拢,也可借此机会教育百姓,识字懂礼的重要性,若是能邀得世家小姐们一起,力量越大,行事越易。”

林黛玉点头,“最好都是有份量的人,家中也富庶。”

否则,负担不起那笔墨纸砚。

季晴文笑道,“那咱们去请教王妃,看京中有哪些慷慨大义的府邸、有哪些不拘小节的姑娘。她们不愿意也关系,咱们慢慢来。”

义康王妃一听姐妹二人有此想法,抚掌支持,“淳哥儿也常说百姓不开化,其实更难管教,有些偏远的地方,朝廷的令达不到,全靠里长、村长传达,他们若作恶多端,百姓求告无门、甚至不敢求告。若真有合理的监管署,百姓又识文断字、会写,匿名也可以啊。”

季晴文眼前一亮,王妃果然是王妃,这一点很关键啊。

王妃听得二人支持,把管家的经验加进去谈起办学教人识字之事,三个越说越起劲。

很快,王妃便拟了帖子,打算许清之事后,先众筹银子和先生,小范围试一下。

朝廷关于南安郡王的事判决很快下来了。

南安郡王府被抄,十岁以上男女全部斩首,十岁以下男丁流放极北之地,女眷被卖入教坊司。

许府之人被斩当日,烈日高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