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上门(2 / 3)

加入书签

,连蒙带猜能了解大概的意思,真要是说快了,就一头雾水。

还不如说外语交流顺畅。

“家里其他人怎么没看到?”

“弟弟妹妹趁着暑假出去旅游了,父亲工作繁忙,出差在外,家里基本就母亲和爷爷在,附近的乡亲偶尔过来……”

“哦!”

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围观,金尚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次前来,挺突然的,李萱家里估计也是毫无准备。

稍后,吃了一顿仓促,但异常丰盛的家常饭菜后,李萱带着金尚去附近逛了逛。

先前,金尚对李萱家里住宅的占地面积已经有个了解了,待见识到她家里的果园,油菜,棉花,大豆等田地的时候,才真切了解到,什么叫地主土豪。

“哪些是你家的?”

“入目的都是……”

“了解了!”

这里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一面有河道出口,山上是果园,平地种庄稼。

“好多玉米啊!自己吃还是卖掉?”

“那些?都是喂鸡和制备青储的,没事谁吃这种味道一般,啃都啃不动的转基因玉米?除了产量高,抗旱,抗病虫害,几乎一无是处……”

“恕我孤陋寡闻。”

“这算什么?有的地方,种麦苗和稻子,还没彻底成熟之前,就割了,专门用来喂鸡鸭牛羊。本地牧草不够用,主粮价格上不来,还不如收去牧场,肉蛋奶出产,能连本带利赚回来。”

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加产出优质的牧场模式,才是本地乡豪的主要收入。

真要是靠种地卖米面,那可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牧场呢?”

“有点远,一时半会看不到。那玩意污染太大了,不能建在离人近的地方……”

“不加农药添加剂,怎么也有污染?”

“你是京城大少爷,不了解很正常。不要以为看了点地摊文学作品,以为搞什么生态养殖,综合利用就很简单。不说别的,科学堆肥,沼气池这玩意,就不好弄。尤其是后者,如果出了岔子,方圆几十公里的地下水都会受到污染,直接威胁到本地饮用水安全……”

“有这么严重?”

“迎风臭十里,你以为是开玩笑?”

李萱理所当然地说着,到底是地方土豪家的千金,在这方面的见识,甩金尚好几条街,

“别听什么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的噱头,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不吃抗生素,不打针,产量和生长速度砍一半都是轻的。所谓的绿色食品,是指用无公害,无残留的新型药剂,而且不能超量。真要是看天收,怕不是自寻死路……”

“你懂得不少!”

“见得多嘛!”

李萱继续解释道,

“小时候跟着母亲去不少地方玩过,一场疫病下来,鸡鸭死光,猪猡减半的事多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你以为是开玩笑?现代科技制备了那么发达的兽医兽药,农业专家,干嘛不用,不能因为一些不足和少数缺点就因噎废食……”

“好吧!”

金尚也算是明白了,专注第一产业的难度,为什么张云鹰想要开拓业务,实在是怕了。

天灾人祸,气候异常,水旱不调,虫害肆虐,疫病侵袭,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一年的辛苦血本无归。

趁着天黑之前,李萱还带着金尚去附近数十年前建造的老式水泥墩引水渠去看了看。

这些都已经废弃了,但是,它们曾经也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云梦县这个地方,已经是古安陆州的边缘地带了,水旱之灾,十年九发,如何变害为宝,兴修水利就是不二之选。

当地人何以在此繁衍生息,这些时代的痕迹,给出了明确答案。

“向土地要粮食这种事,既要看天收,也要与天争命。沧海桑田之变化是一方面,先民们一代代在此垦殖,将荒芜大泽化为万亩良田,也挺不容易的。”

“嗯!”

在北方长大的金尚,很少见到如眼前这番景象。

仅有的平原良田,基本都是大泽消退之后的产物,是人与天斗之后的战利品。

唯有一点有些遗憾,江汉故地,能进行机械化大生产的平原良田太少,受限于成本问题,主粮种植利润较低,所以李萱家里基本以经济作物和副食加工来补。

实地看过之后,金尚也有些了解了,李萱家里这个“小土豪”,确实算不得大富大贵,但是,基础还是有的。

和张云鹰家在北方破局的方法一样,李萱家里也经营着一个小酒厂和鲜奶配送,服务周边。

有几个区县的市场补充,再加上离汉阳不远,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做大这种事,不强求,但是,以家族企业模式缓慢发展,几十年下来,也多多少少有点积累了。

最难得的是,在本地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影响力不小。

这是个可以压得住绝大部分过江龙的地头蛇。

以前金尚还真是小看了这个略有点傻气的女朋友家里的能量。

当然了,也就局限于本地,去了汉阳,老李家的关系,就不怎么好使了。

太阳落山之后,趁着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