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龙虎山往事(1 / 2)
来了!贾以秉心中激动,他此行的目的之一,便是弄清楚自己到底“师承何处”,虽然背剑老头并未指点过他修行,而且他也决定放弃了主修阴阳道法,但是若没有他传授的阴阳道法,自己还不知道要在阴阳界碑上游荡多久,所以心下早已把他当成了“师父”。
对方认不认是一回事,但是他不能不当回事。
当下贾以秉连忙将自己意外神游仙界,于阴阳界碑之上偶遇背剑老人,再被授予道法的前因后果细细讲了一遍,当然隐去了关于神格的部分,只托词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可以做梦神游。
七阿道人安静听完,沉吟片刻,才道:“想不到竟然有这样离奇之事,道友以凡俗之身,只凭一部道法就能踏足修仙界,定然也是福缘深厚,聪慧异常。只是贫道有些年没有下过山了,每日只是闭门修行,你口中的背剑老人,贫道确实不知。”
贾以秉心下有些失望,忍不住问道:“凡间的修仙者就没有什么联系吗?”
七阿道人长叹一声,“非也,在贫道还小的时候,凡间修仙者还有往来,互相切磋道法,指点一下后辈的修行。再后来,乱世就到了,修仙者限于天道规则,不能显露身份,但是怎么忍心见那生灵涂炭,怎么能静下心来躲在山里修炼,于是诸多修仙者纷纷入世,直至身死道消,本就岌岌可危的修仙传承几乎断代,那时起便很少有联系了。龙虎山一脉虽然侥幸存了下来,但也元气大伤,香火凋零。后来又出了一场变故,龙虎山就成了今天这般处境,贫道不得飞升无妨,只是愧对历代天师了。”
贾以秉默然,他也曾想过当年华夏危难时候,修仙者为什么不曾出手相助,想不到竟有如此内情。
凡间仅存的修仙者舍了大道和性命不要,投身于战乱之中,故纸堆里,甚至没有留下一点声名。
七阿道人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袖管,苦笑道:“说起这桩变故,可能如今还牵扯到了道友。”
“是风月的师叔?”贾以秉一听到和自己有关,立时便想到了张天林。
七阿道人点了点头,向贾以秉讲起了一个故事。
清末,龙虎山虽然香火依旧,但是修仙传承早已青黄不接,无以为继,那一年,山下村子送来了一个叫赵阿七的孩子,当代天师观其敏慧,收作道童,悉心教导之下发现其有修仙资质,就收为了弟子,道号也简单,就把俗家姓名反了过来,名为七阿。
七阿十四岁那年,师父添丁,得名张天林。七阿照看着张天林长大,二人亲如手足。随着年岁渐长,张天林也被发现有修仙天赋,从此师兄弟二人一起修炼,共同被视为龙虎山修仙一脉这一代的希望所在。
后来老天师病故,临终前将天师之位授予了七阿道人,此时七阿道人已有不惑之年,张天林也正是年轻气盛之时,但并未心生芥蒂,反而由衷认为师兄接过天师之位是理所当然。
时逢乱世,两兄弟一起下山,救死扶伤,引渡亡魂,做些力所能及,又不违背修仙规则的事情。这期间二人便起了分歧,张天林认为修仙无用,几百年未曾听闻有人飞升,还不如以全身所学,入世做一番事业,只要隐藏好修仙者身份就无妨,而七阿道人老成持重,只想着结束后便回山上继续修道。
七阿道人苦劝无果,也便不再干涉师弟的决定。只是后来偶然间,竟然发现师弟在趁着乱世,研习驱魂役鬼之术。
人死为鬼,当归幽冥。但乱世中总有些横死之人,执念深重,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不得转世,在人间游荡,久而久之便会浑浑噩噩,烟消云散,如有机缘巧合,便可能化为怨魂厉鬼,为祸一方,此时魂魄早已被阴煞之气污染,神智混乱,无法再入幽冥。从此凡间日晒风吹,于魂魄之体而言都是钢刀刮骨,最终结局,逃不过死不超生四字。
除非有道士和尚做一场法事,或者修仙者以仙术为其消除污秽怨念,正本清源,这些怨魂厉鬼才有一线生机。
是以正道一脉,向来视驱魂役鬼为邪术禁术,便是茅山上清一脉,虽有捉鬼之术,但是也不会利用鬼魂做事。龙虎山一脉只传下一些符箓和零星道术用以引渡亡魂,消除阴煞等,没想到张天林天资异常,竟然通过这些正道术法,在亡魂身上不断试验,摸索出了一些邪门术法,可以指使鬼物。
七阿道人撞破此事,勃然大怒,就要清理门户,但张天林下跪认错,辩解称自己只是为了研习道法,这些亡魂他平日会细加温养,在其神志消散之前,定会将其送回轮回。七阿道人念其初犯,况且自己也犯了失察之错,便责令其不可继续,张天林立誓不再修习这些邪术,七阿道人便信以为真,不再追究。
后来七阿道人回到山上修行,而张天林则脱离了道门,从此杳无音信。
岂料十几年后,茅山上清派传人找上门来,说自家秘术典籍被盗,贼人虽以邪术打伤了数人,得以逃离,但邪术之下,祭出的却是龙虎山正一派的符箓,七阿道人承诺彻查此事,一定会给上清派一个交代。
此时龙虎山老一代修仙者早已一一寿终,仅存的便是他和他的师弟张天林了,七阿道人从此下山追查师弟踪迹,岂料对方早有察觉,行踪隐秘,这一去就是二十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