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章 进度如飞【求追读】(1 / 2)

加入书签

上午的太阳,光芒万重。

何太后是历史上“六后临朝”中,最后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

她入殿,与儿子刘辩共同入座,环视众臣,好一会没说话。

“今日早些时候,接秘报,皇甫将军知董卓兵逼洛阳,於昨日夜率精锐,阻截董卓来自凉州的叛军,获大胜。董卓的援军,被斩首千人,余众四散。”

殿内陡然安静了一瞬,旋即出现轻微的躁动。

袁隗,崔烈彼此对视,都看出对方脸上的喜色。

袁隗此前就想组织城内兵马,联合击溃董卓。

为的就是防备其援兵来洛阳,难以抗衡。

得知皇甫嵩出兵阻截董卓援军,顿时惊喜之极。

董卓来洛阳,如同悬在众人头顶的利剑。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需要的一个好消息。

群情振奋。

“皇甫将军雄才,迎头重创董卓,于洛阳实有大利。”

“不知皇甫将军会不会挥师,亲来洛阳,护持社稷!”

“我就说不用担心,董卓必食败亡的恶果。他想占据洛阳,痴心妄想。”

包括卢植和曹操也各自欣喜。

其实消息两人早都知道了。

皇甫嵩是凌晨时阻击董卓援军,连夜派兵急报洛阳,以安人心。

派来送消息的斥候,疾驰百里,天亮才入城,走的就是东门。

还有密信暗中送给曹操,商榷如何在洛阳内外呼应,除董卓之患。

曹操把相关消息,第一时间送给了卢植。

丁原也已知道,严防董卓的反扑。

“有皇甫将军在外用兵,董卓必处处受制。”

众臣纷纷出言,赞誉皇甫嵩。

曹操却是冒出一个念头,各地流民不断增加。

他和丁原把持的东门,南门仍通过洛水,照常接收天下各地送来的消息和奏本。

但皇帝,太后,荒废朝政多日。

众臣也没有对地方的变化,给予过多关注,所有人都更顾担忧董卓对他们的威胁。

太后宣布过消息,自己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群臣情绪高涨,对她来说就是人心可用,能更好的维持她们母子的权力。

少顷,其他大臣散去,各行其事。

曹操,卢植等三五人,却被留了下来。

“卢尚书,依你看,能不能让皇甫将军秘密行军,从东门入城,与城内兵马相合,彻底平息董卓之乱!”何太后问。

卢植答:“朝中必有董卓的人,皇甫将军带兵靠近洛阳,不可能瞒过董卓。”

何太后大失所望:“还是不行吗。”

卢植又道:“正相反,臣以为,可以密信给皇甫将军,让他暗中统兵以最快速度来洛阳,即便董卓发现,城中兵马,也非他一时所能胜,当可护持太后与陛下。”

何太后患得患失:“若董卓拼死冲击皇宫,万一没能挡住他,如何是好…此事我再想想。”

曹操面无表情的旁听,没主动出言。

何太后说要想想,他便执礼告退。

卢植还有再劝的想法,留下没走。

九月初的上午,阳光明媚。

曹操来到皇宫东门。

这里有大量西园军驻守。

夏侯惇,曹仁,曹洪三人被他早上入朝时,带了过来。

西园军原有八校尉,其中的下军校尉鲍鸿,因为大量贪腐,数月前被撤职斩首。

顶替鲍鸿的校尉叫姚均,四十出头,沉默寡言。

西园军是先帝刘宏亲自抽调组建,和禁军其他各部关联不大,但也有派系。

曹操将夏侯惇三人,安排到军中,是更稳妥控制西园军的初步举措。

私自安排亲信入军,不合规矩。

但特殊时期,皇帝,太后对曹操分外倚重。

带兵在东门值守的姚均和助军左校尉赵融两人,看过曹操从太尉崔烈那讨来的任职令,谁也不想得罪这個顶头上司,欣然接受了安排。

三个小校的入职,波澜不惊。

【夏侯惇,曹洪,曹仁三人入职西园军,成为你麾下将校,讯息可查看】

曹操做好安排,便登上了回府的马车。

他在车上查看词条:【你司职西园军上军校尉,下辖7976人,5811人(听命)

1894人(服从)

141人(忠诚)

……】

西园军值守宫禁,近几日和董卓麾下,有过小规模碰撞,有些折损,兵员总数略有减少。

但曹操麾下兵马的忠诚度,在不断提高。

这些忠诚度提升的部众,多是他亲自领军的原典军校尉麾下。

他们跟随曹操有一段时间,已培养出很高的服从性,带来了更稳定的持续性声望。

曹操的声望,已接近一万大关。

今晚或明天,就将过万。

【你父曹嵩,已招募三千流民青壮】

【他撤掉粥棚,转为暗中发展,以谯县为中心,往周边郡县扩张】

【你父按照你的建议,开始有选择的招募工匠,铁匠,有了积蓄铜、铁的打算,进度如飞】

【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