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临(1 / 2)

加入书签

庙会就有面具摊。

猫、兔子、狸猫,各种面具都有。当然也有狐狸。

所以三个带着面具的女孩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相反这里戴面具的人很多,也有不少差不多年纪的孩子,玲也都怕和知世、小樱走散了。

到时候广播寻人会比较麻烦。

【来自东京的木之本樱和大道寺知世,你们的朋友大岛玲也在山门鸟居处等你们,听到广播后请到山门处集合。】

想来这些巡礼的游客,会以为是特意举办的活动吧?恐怕山门会成为粉丝见面会。

肯定会很麻烦的样子。

“所以我们还是拉好手,千万不要走散啊。”

“话是这么说啦,可是怎么牵手呢?”知世道。

玲也看看自己,左手一纸碗红豆年糕,右手苹果糖。小樱也差不多是这样。

确实无法牵手。

知世没有拿小吃,但她拿着手机四处在拍照同样闲不下来。

手机真是太棒了,就和玲也之前说的一样,拍照、录像特别方便,甚至比玲也形容的更棒。拍摄的照片不用打印,录像也不用使用放映机就能随时回看。清晰度相比专业的相机也不遑多让。

那已经是知世无法离手的东西。

而且玲也发现一件事,戴着面具竟然是不能吃东西的。

好吧,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想了想,玲也将面具移到一边,戴在了侧脸。

这样就没问题了。一口紅豆年糕,甜甜的粘粘的,大满足!

三人走走停停,看了不少东西,不过基本没有买。庙会就是这样,享受的是逛街的乐趣,如果买了一大堆累赘,对逛街来说反而麻烦。

路上的人渐渐变少,神社后面已经不是庙会的区域。那里是一片湖泊,树林的边缘有‘无关人员禁止入内’的木牌。

“继续往前没关系吗?”

“嗯,没关系,这里只有祭典时才会开放。不过我是‘有关人员’。”

这么说好像也是。

这里就是月峰山的观月湖。

不算大的湖泊,或者用池塘形容更贴切一些,周围茂树丛生,一眼望去就能看到边际。月光下的湖水很清,明亮的地方能够看到湖底。

既然周围没人,知世和小樱也学着玲也那样,将面具斜戴在侧脸,将脸露了出来。戴着面具并不舒服,这样空气清新了许多。

小樱盯着湖水凝视了片刻。

“看不到鱼呢。”

这么清澈的湖,水质那么好却没有鱼,有点可惜。

“天气太冷,鱼也会怕冷啊,它们降低活动不再觅食,就像冬眠一样,不来水面所以看不到了。现在都躲在河底水草里,或者在河床的石块下,都扎堆在那里。”

如果是春暖花开之后,这里的鱼虾应该会很多。可以带一些鱼粮过来喂食。

“玲也懂的真多。”

她懂的不多,只是“看”到了而已。月光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湖底阴影处那些蛰伏的生命气息。一团团、一片片,也成了湖中的风景。

“如果是满月会更美吧?”

峰顶的神社后有这一轮水中月,自古就是赏月圣地,所以这里有了“月峰”这个名字。

千百年来,巫女和信众在月下祷告。向着月读,向着大国主。

祈求风调雨顺,祈求五谷丰登。不求丰衣足食,只祈望这片土地能赐予勉强果腹的食物,一代代能够苟且的活下去。哪怕已经过了数百年,仿佛依然能听到人们的祷告祈愿。

多么卑微的愿望。可是哪怕当年诸神凭借信仰凝聚神格,高坐神国享用祭拜的年代,真的有聆听过吗?

月读,大国主,真的有赐福过世人吗?

玲也站在湖畔栈道的边缘凝望湖心,原本她只是带着知世和小樱来赏月,日向宫司告诉她,神社后的湖泊在月色下非常美。

玲也原本并没有做什么多余事的计划。

此时或许是被环境浸染,弥漫在四周已经久远的古老信仰,却迟迟不愿散去。她突然向前跨了一步。

“诶?玲也!”

一旁还在用手机相机的专业夜景模式拍摄月色湖泊的知世来不及拉住她,这一步,玲也已经踩进湖水。

不,她的脚并没浸入水中,而是踏在水面上。然后另一個脚也踏入湖中,一步又一步向着湖心走去。

湖水不见涟漪,就仿佛是坚固的水晶地面。在知世和小樱的注视中,玲也就这样踏着水波,像水中精灵一样,凌波微步走到了湖中央。

湖水如同镜面,波澜不惊。月光洒下,仿佛整片天地的光芒都凝聚于此,湖心越发的明亮。湖水中有萤火的微光,它们从水里析出水面,蓝白色的,一颗又一颗。立春的季节当然没有萤火虫,知世和小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神秘,梦幻,就像梦中的景色。

玲也没有穿巫女服,也没有御币、神乐铃。她什么都没准备。

没关系,她不需要这些。她只是想要唱一首歌、跳一支舞。

巫女跳舞是为了取悦神灵。但她并没有想要取悦的神灵,也不是为了神灵而跳舞,所以现在她并非以巫女的身份。她只是想要对千百年来在这里祈祷、祈愿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