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3 / 3)

加入书签

国国相、中山国国相、钜鹿郡太守、常山国国相和赵国国相都支持袁绍,我也要维护韩馥冀州牧的正统。”

“因为,他是朝廷册封的冀州牧,既然无大错,就不该被巧取豪夺。”

郑平知晓大势,也知晓袁绍的野心。

因此在谋划刘备的未来大势上,会尽可能的去削弱袁绍的大势。

袁绍想夺冀州,郑平便给袁绍增加阻碍。

袁绍想借赈济青州饥民得到的名望来让韩馥主动让位,郑平就让刘备以朝廷大义坚决拥护韩馥的冀州牧身份。

不仅是为了主宰未来的天下大势,也是为了保证冀州承诺的钱粮能持续的运往青州。

不论是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维护冀州目前的平衡都是必要的。

商议了对冀州的战略,郑平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十万乡民南下的事上。

毕竟自青州到东海国,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都得一个月。

郑平必须要保证这些乡民在南下途中有足够的补给。

因为刘备在徐州的名气已经打响了,这陆陆续续的有贤士来投。

刘备应接不暇,又从北海国将孔融和王脩请到了临淄城助阵。

而这诸多贤士中,最优秀的,是琅琊人赵昱、字元达,彭城人张昭、字子布,广陵人张纮、字子纲。

其中又以张纮的才能最为全面。

采纳了郑平的意见,刘备任命张纮为东莱郡郡丞,辅佐张飞处理东莱郡政务。

张纮外柔内刚,正适合应付张飞这种脾气爆但又尊敬贤士的。

同时,刘备又分别任命赵昱和张昭为刺史府功曹从事和文学从事,兼领部分刺史府审批之责,协助分担郑平和刘惠的政务诸事。

有赵昱和张昭的加入,郑平和刘惠的压力也随之一轻。

而刘备定在元月一日的婚期,也日渐接近。

刺史府。

关羽和张飞都专程跑了回来,张飞更是兴高采烈,远远的呼道:

“大哥,俺给你带来了好宝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