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2 / 3)

加入书签

张旗鼓。”

“正好本初兄跟韩使君有些冲突,就顺道将兵马也带过来了。”

“本初兄莫不是以为,我是故意来邺城针对本初兄的吧?”

袁绍同样大笑:“玄德多心了!我又岂会这般想?但卢尚书讨伐董卓,仅有这点兵马却是不够的,玄德就没召些盟友一起讨伐董卓?”

刘备点头:“自然是召集了的。徐州陶刺史资助了三千丹阳精兵,如今正在来的路上。”

“后将军和豫州孙刺史也在讨董,于是我派遣了使者去南阳,料想后将军和孙刺史不会拒绝。”

袁术!

听到这个名字,袁绍心头不由一怔,看向刘备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复杂。

刘备看似豪迈而真诚的话语中,却蕴藏着令袁绍看不透的心机。

还未等袁绍开口,刘备又道:“听闻奋武将军也有讨董之意,正好我也想跟奋武将军聊一聊,若奋武将军愿意跟着卢师一起,那定然会成一段佳话啊。”

袁绍吃了一惊,眼神渐渐沉了下来。

刘备不仅跟陶谦袁术结盟,还要将曹操给调走。

对于曹操这个幼时好友,袁绍可太了解了!

若是卢植真的召曹操同往,曹操不会拒绝的。

而眼下,曹操正拉着张邈、袁遗和袁叙来助阵,若是曹操选择了跟着卢植西征,那么跟袁绍有些矛盾的张邈也会跟着曹操离开。

剩下的袁遗和袁叙,即便会支持袁绍,能力也有限!

短短的几句言语交锋,袁绍就已经落入了下风。

看向眼前这个半年前还默默无闻的青州刺史,袁绍忽然滋生出了忌惮之意。

有刘备在青州,那就等于是卧榻之侧,睡了一只猛虎啊。

此时。

袁绍身边的逢纪却是大笑起来:“刘使君是在欺负袁公麾下无能人吗?”

刘备面不改色、笑容和煦如风:“敢问阁下如何称呼?”

逢纪拱手一礼、但眼神却是多了倨傲:“南阳名仕逢纪,逢元图是也!”

刘备拱手回礼,语气多了几分敬意:“原来是逢先生,青州也有南阳来的士子,曾言南阳名仕,当以逢为首,想必指的就是逢先生了吧?”

袁绍左侧的许攸,忍不住蹙了眉头。

南阳名仕,以逢为首?

哪个混蛋乱嚼舌根,这是当我许子远不存在?

嗯,不对!

刘备这是在用离间计吗?

许攸看向刘备的眼神,多了三分凝重。

扫了一眼犹自得意的逢纪,许攸不由暗暗冷笑:“被吹捧两句,就如此得意,待会儿有你哭的地方。”

逢纪听了刘备那“真诚”的吹捧,这语气也缓了一些:“刘使君过誉了,南阳名仕之首这个称呼,我是当不起的!”

虽说语气是缓了,但这语气中的得意却是分毫未减。

顿了顿,逢纪又道:“刘使君,在你来之前我曾造访过平原相,但自平原相口中得到的消息,可跟刘使君你说的截然相反啊。”

“你假借讨董之名,掩盖待价而沽的心思,如此态度,莫非忘了袁公昔日对青州的帮助了?”

“袁公当面,何必遮遮掩掩,若有条件,提出来便是。”

“韩馥能给你的,袁公一样能给你!”

郑平摇扇的手一滞,看向逢纪的眼神多了怪异。

这是赶着抢着来送钱了?

郑平让刘备真真假假乱袁绍判断,是为了明日韩馥设宴辩罪准备的。

在赴宴之前,不能让袁绍猜到真实意图,避免袁绍临时再用诡计。

本来目的已经达到了,袁绍也该走了,结果逢纪忽然跳出来让刘备开条件!

“使君,诉苦!”郑平低声提醒。

刘备会意,忽然仰天长叹,语气也变得悲怆:“逢先生误会了啊。”

“诚然,莪是有待价而沽的心思,但我待的是冀州韩使君的价。”

“青州贫瘠,根本支付不起卢师讨董的粮草,因此我才趁火打劫,诳了韩使君十万石粮草。”

“可这事传出去,于我于韩使君,名声上都会有折损。”

“因此我才会说是韩使君主动大方的赠送粮草。”

“天子受难,我恨不能亲自提兵前往,但青州屡遭兵祸,百姓缺衣少食,我若举兵岂不是置青州百姓于不顾?”

“卢师又年过五旬了,倘若这次不讨董,恐怕卢师今后都没有讨董机会了。”

“舍我一人的名声,而全卢师讨董大义,为报师恩、为报国家,我亦无悔!”

“......”

刘备以袖掩面,这一诉苦,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真是闻着伤心,听者落泪。

连袁绍都忍不住了:“玄德大义啊!元图,你岂能无端去猜测玄德的用心呢?一边要安置青州五十万饥民,一边又要支持卢尚书讨伐董卓。”

“你方才就不该去恶意揣度啊。”

逢纪懵了。

明公,我是在替你揪出刘备的险恶用心啊!

怎么反过来都成我的错了?

“玄德啊,我亦是讨董盟主,但有所需,我一定竭诚相助!”袁绍受到感染,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