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2 / 3)
言,儒经佛理道文,其实差别不大。只要能引人向善的,都应是传承的瑰宝。”
“春秋诸子百家争鸣,涌现了大量的先贤,至今亦有大量的典籍传世。”
“我虽然出身于北海郑氏,但并非是郑学的传承者。”
“身为官,我得去引导求佛之人,如何正确的求佛。”
“譬如笮融这种位高权重又喜欢敛财的,就应该将钱财用于重建白马寺,才能显出他的求佛之心。”
“在下邳修佛像、举办浴佛会,除了劳民伤财,亦是跟佛经中慈悲为怀的初衷相悖的。”
“至于青州是否会有大量的人求佛,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求佛的人,都希望今生的苦难下一世不会再有。”
“可这青州的士民百姓,都已经沦落到了求佛来祈祷下一世能平安了,这难道不是青州执政者的无能吗?”
“于我而言,求佛不可怕,怕的是人心尽失。”
糜竺凛然:“显谋思虑深远,令人钦佩。我只想到了大量的人去求佛会让士民百姓滋生厌世之心,却不曾想过,不是求佛才厌世,而是厌世才求佛!”
“显谋放心,我一定能笮融去广固城重建白马寺!”
“如此一来,这下邳的士民百姓求佛乱象,也能约束收敛了。”
而在郑平南下“引资”的期间,扬州也因为刘繇的到来,掀起了战乱。
扬州势力复杂。
有依附袁绍的九江太守周昂和丹阳太守周昕,有袁绍任命的扬州刺史袁遗,有袁术的部将孙坚,有迎刘繇入曲阿的吴景和孙贲。
还有只忠于汉室的庐江太守陆康、豫章太守华歆。
而刘繇考虑到吴景和孙贲都是孙坚的亲族,孙坚又是袁术的人,于是让部将张英、樊能将吴景和孙贲驱逐。
恼怒的孙坚,放弃攻打周昂和周昕,直接请命兵指曲阿。
袁术本就有向扬州拓展势力的想法,于是又改立孙坚为扬州刺史,令孙坚进攻刘繇。
原本在吴郡购船的太史慈,担心刘繇被孙坚击败会影响船只的购买,在给青州传讯后暂时加入了刘繇麾下。
虽然刘备生擒了刘岱,但并未杀刘岱,太史慈又跟刘繇有旧,刘备跟刘繇又有共同的敌人袁术,于是这合作也暂时达成了。
而徐州的陶谦本就跟袁术有嫌隙,又因袁术自称徐州伯,这新仇旧怨一起,于是遣丹阳兵助刘繇。
庐江太守陆康只忠于天子,自然也拥护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
而九江太守周昂和丹阳太守周昕,见袁术将袁遗堵在沛国,于是也选择了跟刘繇结盟。
孙坚虽然骁勇善战,但同时面对扬州的几方势力,也难以取胜。
扬州战事陷入了胶着状态。
而在豫州。
豫州刺史郭贡斗志昂扬,要跟袁术一较高低。
但颍川太守曹操和陈王刘宠都不想打,只想在各自境内恢复民生。
无奈之下,郭贡只能独自募兵去打袁术。
但郭贡虽然招募了兵马,却连汝南都拿不下,跟袁术任命的汝南太守在汝南同样打了個不分胜负。
邺城。
黑山贼因为天冷而退出了魏郡。
面对黑山贼的进犯,袁绍只能守城,连将黑山贼驱逐都办不到。
这让袁绍十分窝火。
“诸位都是名仕俊杰,出身高贵。”
“结果反被一群粗鄙的黑山贼给打得不敢出城。”
“这般战绩,尔等不知羞耻吗?”
袁绍怒火正盛,一群文武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自辩。
难道要自辩说:因为要防备公孙瓒,所以才败给黑山贼吗?
本来就已经很丢脸了,再用这种理由来自辩,就更丢脸!
颜良和文丑最先受不得激。
当即。
颜良出列道:“明公,公孙瓒一日在常山国,邺城就一日不安宁。”
“黑山贼虽然多,但终究只是小患;若不能灭掉公孙瓒,明公便会一直受制于人。”
“末将请命进攻中山国,如若不胜,请斩末将首级!”
文丑亦是附和:“明公,文丑请战!”
淳于琼、高览等人,也纷纷请战。
袁绍哼声道:“公孙瓒贼子,我恨不得生啖其肉!”
“诸将且退下,待商议征讨公孙瓒之策,我亲自率众征讨公孙小儿!”
待得颜良文丑等人退下,袁绍又看向许攸、逢纪等人:“诸位,说说吧,如何征讨公孙小儿!结盟刘虞的废话就不用再说了。”
许攸、郭图等人都没说话。
以如今的局势,结盟对抗公孙瓒已经不可取了。
要解决公孙瓒,唯有打一场硬仗,以兵威取胜!
而作战并非许攸和郭图擅长的。
见许攸和郭图低头不语,逢纪颇有些得意的出列:“明公,冀州兵马皆已整肃,又跟黑山贼打了数场,虽然不及公孙瓒的兵马骁勇,但辅以战术,还是可以跟公孙瓒正面打一场的。”
“公孙瓒自矜武勇,对麾下骑兵最是得意。”
“要破公孙瓒,先得将公孙瓒最引以为傲的骑兵击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