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2 / 3)
周瑜看了一眼左右。
孙坚道:“都是亲信之人,不妨直言。”
周瑜点头道:“伯父可知,袁绍和公孙瓒拥立河间王刘陔,在涿城称帝了。”
孙坚讶异道:“这什么时候的事?”
周瑜凝声道:“称帝是在六月初,如今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孙坚皱眉:“怪不得,袁将军给本将下了严令,让本将立即放弃攻打黄祖、返回寿春。”
“令叔父是想问,袁将军会支持哪方的天子?”
周瑜点头:“袁将军欲让叔父出仕,但叔父不知袁将军会支持谁,故而让小侄来打探消息。”
孙坚不假思索道:“不用多虑,袁将军谁也不会支持。”
周瑜目光一凛,很快领会了孙坚的意思:“小侄明白了,这便返回舒县告知叔父。”
“慢!”孙坚挥手道:“以前在洛阳的时候,就听大司农提及过阿瑜自幼聪慧,对时势颇有见解。”
“对于扬州如今的局势,阿瑜可有想法?”
周瑜见孙坚有考校之意,细思一阵道:“扬州势力繁杂,郡有太守,县有县令,还有豪强建邬堡自守,彼此之间都不肯听命。”
“更有山越人盘踞一方,不服政令。”
“然,中原战乱,亦有不少贤士避难扬州,若有人能结连各县,结善名仕豪强士族,随后驱逐扬州如周昕、周昂等祸乱之徒。”
“亦能成就大业。”
“只是。”周瑜观察孙坚的表情,小心翼翼地道:“伯父若跟着袁将军,难以成事。”
孙坚内心一震,看向周瑜的眼神多了几分惊诧和赞赏:“大司农的侄儿,志向见识果然不凡。”
“可如今本将不得不依附袁将军,听调听宣,皆得由袁术之意。阿瑜可有破局之策?”
周瑜不答反问:“方才听伯父之言,似乎对袁将军颇有怨气?”
孙坚冷哼一声:“袁术竖子,本将正要击退黄祖,结果他竟然遣人传令,说什么哪怕快砍了黄祖的脑袋了,也得撤兵去寿春。”
孙坚挺郁闷的。
在洛阳击败董卓取得优势了,袁术喊撤兵回豫州打刘宠。
南阳跟刘表部将打的时候,袁术喊撤兵打曹操。
颍川跟曹操打得正激烈,袁术喊撤兵南下扬州。
扬州跟刘繇打得正激烈,袁术喊撤兵打黄祖。
以至于孙坚不断的打仗,但偏偏就是很难斩将夺旗。
每次都打到一半的时候,被袁术给强行召回了。
孙坚本想趁机在扬州谋发展,但偏偏袁术要作死北上。
以至于,袁术被迫逃到了淮南,而孙坚谋划扬州的计划也因此泡汤了。
周瑜道:“伯父受制于袁将军,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然,古往今来,这战场之上,少有能百战百胜的将军。”
“倘若没有目的,如惊弓之鸟一般乱窜,最终也难逃猎人的箭矢。”
“伯父不如遣人暗中给自己射一箭,然后在合肥侯国修养三个月,以静制动。”
孙坚微微眯眼:“三个月之后,又当如何?”
周瑜笑道:“如今两帝相争,三个月的时间,这天下大势定然剧变。”
“而这扬州的势力,因为伯父中箭转攻为守,也一定会相互攻杀。”
“伯父以静制动,后发先至,才能出其不意!”
“到时候,不论是周昕、周昂还是刘繇等人,都已经征战疲惫,如何还能抵挡伯父养精蓄锐后的虎豹雄兵?”
孙坚不由称赞:“阿瑜虽然年幼,但这权谋之术倒是颇为精通。”
“本将心情烦闷,要去山间打猎,遭遇仇人袭击,中箭也是正常的。”
“毕竟,本将向来不喜欢带亲卫,袁将军也是知道的。”
“策儿,明日为父考校你的箭术,可不要射偏了!”
孙策连连摆手:“这可不行,孩儿怎能箭射父亲?”
孙坚轻笑:“别人来射,策儿放心?”
孙策顿时踌躇。
万一这射箭的有私心,这假装中计就真成了被刺杀了。
孙策无奈,只能答应了孙坚的要求。
不几日。
孙坚外出山间打猎,遭到刺客刺杀的消息在扬州流传。
......
曲阿。
得到消息的刘繇大喜:“孙坚竖子,轻而无备,竟然差点死于刺客之手,真是令人痛快啊。”
暂在刘繇麾下的太史慈道:“正礼公,既然孙坚重伤,我也该准备回青州了。”
刘繇沉吟道:“子义骁勇,何不留在扬州?待平定扬州之后,我定然会替子义表奏功劳。”
太史慈的骁勇,刘繇已经见识过了。
但因为刘备生擒刘岱一事,刘繇对刘备心有怨恨,自然不想太史慈再回青州。
太史慈摇头拒绝了刘繇的好意:“谢正礼公好意,我家眷皆在青州。这次南下本是替刘青州购买战船,只因正礼公受袁术攻伐,这才留在了扬州。”
“如今孙坚重伤,袁术其余的部将皆是乌合之众,正礼公足以应付了。”
见太史慈执意离去,刘繇的眼神渐渐变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