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治理淮南,关羽押袁入京(2 / 3)
求要的郡功曹?
这谎话都不思考一下的吗?
郑平笑道:“两人都是豫州人,这互相推荐也是很合理的。元方公曾言:郑文公有济世之才,如此才俊,若能共事,必为美谈?”
“阿瑾,这请贤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辞,不可太实在了。”
待诸葛瑾领命,郑平又看向蒋钦:“蒋都伯,劳烦你辛苦走一趟,请那仓慈来淮陵城一趟吧。”
“你就告诉仓慈,三君之一的元方公即将出任九江太守,名仕郑文公即将出任九江功曹,他若愿来,可来淮陵城静候两位名仕的到来。”
“若仓慈还有贤士好友,也可以一并唤来。”
陈纪和郑浑都是当世名仕,郑平自然会优先考虑。
仓慈虽然未来的成就很高,但如今只是一郡小吏,名望和能力还不足以出任太守要职。
将其召来淮陵城,然后引荐给陈纪和郑浑,这以陈纪和郑浑为首的九江郡政务班子也就能搭建了。
至于武事,郑平并不打算将其交给陈纪和郑浑。
九江郡地理位置特殊,需要大将方可坐镇。
待得太史慈平定江东诸郡后,这治所是要迁徙到九江郡来的。
唯有太史慈率军坐镇九江郡,郑平才能放心。
将九江郡的文武人事定好后,郑平汇总成册,让张飞一并带回临淄城交给刘备。
刘备见郑平准备让陈纪出任九江太守,当即就给陈纪写信,同时又准备好了奏疏。
若陈纪愿意出仕九江太守,奏疏会立即快马加鞭的送往长安,请刘协批示。
毕竟这太史慈还不是扬州牧,不能直接任命太守。
刘备依旧保持尊天子的态度,不擅自任命太守。
在刘备的恳请下,陈纪同意出仕九江太守,但需要得到刘协的任命才会正式担任。
而在这之前,陈纪只会暂领九江太守,负责九江郡即将到来的春耕事宜。
若朝廷任命新的九江太守,陈纪就会让位。
陈纪的这个要求十分合理,不论是接陈纪南下的张飞,还是淮陵城的郑平,都认同陈纪的要求。
在陈纪抵达淮陵城后,郑浑和仓慈也相继抵达了淮陵城。
寿春的袁耀,在黄猗的劝说下,也同意了投降。
袁术任命的丹阳郡太守周尚,也在这期间降了太史慈。
自此。
扬州六郡,尽入刘备之手!
虽然朝廷的正式任命还未下达,但刘备已经实际掌控了扬州六郡。
三月。
关羽押送袁术,经兖州入洛阳,又过潼关进入关中地界。
得知伪帝任命的九江公袁术被生擒押入来长安城,不论是刘协还是执掌长安军政的吕布、张邈和陈宫,都是惊讶不已。
黄河以南,袁术是唯一一个支持涿城伪帝的势力。
如今袁术被生擒,就意味着黄河以南,再无伪帝势力!
“不愧是卢尚书的弟子,竟能生擒袁术这个叛逆!”刘协大喜:“传令,朕要亲出长安城,迎接汉寿亭侯!”
虽然在张邈和陈宫有意无意的灌输下,刘协对刘备多了几分防备,但对于关羽,刘协还是很信任的。
毕竟这是卢植临终前举荐的,还是有特殊意义的“汉寿亭侯”。
张邈和陈宫对视一眼,纷纷摇头。
两人并不希望刘协亲自去迎接关羽,那样会让关羽的威望太重。
而关羽又是刘备的义弟,是绝对不可能背叛刘备的人。
若刘协对关羽太器重,今后想要削刘备的权就很难了。
“陛下!”陈宫出列谏道:“汉寿亭侯虽然生擒了袁术,但以君迎臣,难免会让臣子滋生骄纵之心。”
“帝王需要有威仪,才能令臣子臣服。”
刘协顿时迟疑:“若不亲迎汉寿亭侯,又如何让汉寿亭侯知晓朕的器重之心?”
陈宫敛容道:“陛下!恕臣直言,倘若汉寿亭侯需要陛下亲自迎接才会有感恩之心,岂不是很荒谬?”
“陛下贵为天子,乃群臣之长。”
“汉寿亭侯理当对陛下敬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汉寿亭侯岂能因为陛下不亲自迎接,就无感恩之心?”
“倘若陛下这次迎接了汉寿亭侯,那下次是否还要迎接其他功臣?”
“若不迎接,岂不是会让忠臣义士误以为陛下轻慢贤士?”
陈宫说得头头是道,将刘协忽悠得晕头转向。
良久。
刘协采纳了陈宫的谏言:“那就依尚书之言,朕只在宫门外迎接即可。”
陈宫拱手一礼,不忘赞道:“陛下英明!”
顿了顿。
陈宫又道:“陛下,如今袁术被擒到长安,如何处置袁术,还需要陛下斟酌。”
刘协不假思索地道:“这还有什么斟酌的?对付这等叛逆之贼,杀了便是。”
陈宫问道:“若杀袁术,是否要夷其三族?”
刘协点头:“自然要夷,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陈宫再问:“那袁术的旧部又该如何处置?”
刘协略微一想,道:“袁术犯错,祸及三族就可以了。至于袁术的旧部,可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