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章 唯有袁术,断不可逃!(1 / 2)

加入书签

阎象长叹口气,出列作揖。

进言道:“主陛下。发兵来攻者,恐怕非曹而董。今敌骑至此,恐汝南有变。汝南旦有失,则陈、梁二国亦成飞地。此役不可拒守,若要破敌,从急从速。”

袁术闻言一怔。

脸色青白交错间,咬牙愤恨道:“好个曹阿瞒,竟与国贼董卓沆瀣一气,亏朕以为他豪杰,高位以待,他便是如此回报朕的吗?”

阎象来回品味半晌,也没捋清他家陛下言语中的逻辑。

代汉者当涂高?

袁术篡汉而立,大汉相国兴兵而讨,他竟指着董卓骂国贼。

至于指摘曹操之言就更是无从说起了。

这边都践祚称帝了,兵发谯县而两家交恶,人曹操不兴兵讨伐已算仗义。

真要倒向袁术那才是与国贼沆瀣一气吧

只是眼下时机不对,阎象并无心思与其掰扯。

不论如何,袁术称帝已经成为事实,登基称帝的檄文传遍天下。

那便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要么,速败董卓,威凌谯县,迫使曹操称臣,连接冀州袁绍。

如此,并三家之力以御刘姓诸侯与天下忠于汉室者,如此方有一线生机。

因为天下非仅忠汉之士,诸侯中野心勃勃之辈不在少数。

很多人有心无胆者亦在暗中观望。

只要袁术能立住脚,甚至不需立住脚,只要苟延残喘的够久,待野心之辈尽行反事,则豫、淮之危自解。

“陛下,此时指责曹操通贼无益。首要之重,便是速解寿春之围,进而派遣大军驰援汝南。只要汝南不失,则凉军粮道绵长,久则必溃。”

大仲尚书令杨宏笑而出列。

堪堪道:“此事易耳。吾料那吕姓旌旗必为董贼麾下大将吕布者也。昔,董贼能以宝马金玉拉拢吕布弑丁原,如今陛下归为大仲天子,自能以高官厚禄笼络其人,悖逆董贼。”

“哦?”

袁术有幸作为惊世之战的亲历者,自然知晓吕布何其骁勇。

便是不胜陈丛,亦剩余者远矣。

若真能将其笼络过来,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杨卿好谋。如此,便使爱卿出使敌营,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吕布投降。若成,朕许爱卿司徒高位。”

杨宏大惊失色,让他躲在寿春谏言无碍,真叫他出使敌营

他哪有那胆?

张口正欲拒绝,却见袁术目光灼灼以望之。

“爱卿何故迟疑,莫非不愿为朕分忧乎?”

杨宏大骇而拜:“愿为陛下效死。”

袁术这才露出个和煦的笑容,称赞道:“爱卿果然忠贞,朕便许你临阵机断之权,若能说得吕布携军来投,便许四征高位、金两万、良田千顷亦不为过。”

“这喏。”

“将军,前边便是寿春了。”曹昂递过水囊。

吕布仰头痛饮半袋,抛回水囊:“好!传令张济叔侄封锁寿春东门,若放跑斥候一人,叫他二人提头来见。”

“得令!”

吕布携军一路急行,横穿汝南不作片刻停留,方能在半月之间兵临寿春城下。

但其根本目的,却非如阎象所料那般——围困寿春而图汝南、陈、梁二国。

抛却中军急行围城的根本目的,是董魔王害怕袁术那厮见到凉军势大心生怯意,向南逃遁

九江之南是为庐江,庐江之南是为丹阳,再往南便是豫章、会稽。

凉军中善水战者,一人都无。

阎象长叹口气,出列作揖。

进言道:“主陛下。发兵来攻者,恐怕非曹而董。今敌骑至此,恐汝南有变。汝南旦有失,则陈、梁二国亦成飞地。此役不可拒守,若要破敌,从急从速。”

袁术闻言一怔。

脸色青白交错间,咬牙愤恨道:“好个曹阿瞒,竟与国贼董卓沆瀣一气,亏朕以为他豪杰,高位以待,他便是如此回报朕的吗?”

阎象来回品味半晌,也没捋清他家陛下言语中的逻辑。

代汉者当涂高?

袁术篡汉而立,大汉相国兴兵而讨,他竟指着董卓骂国贼。

至于指摘曹操之言就更是无从说起了。

这边都践祚称帝了,兵发谯县而两家交恶,人曹操不兴兵讨伐已算仗义。

真要倒向袁术那才是与国贼沆瀣一气吧

只是眼下时机不对,阎象并无心思与其掰扯。

不论如何,袁术称帝已经成为事实,登基称帝的檄文传遍天下。

那便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要么,速败董卓,威凌谯县,迫使曹操称臣,连接冀州袁绍。

如此,并三家之力以御刘姓诸侯与天下忠于汉室者,如此方有一线生机。

因为天下非仅忠汉之士,诸侯中野心勃勃之辈不在少数。

很多人有心无胆者亦在暗中观望。

只要袁术能立住脚,甚至不需立住脚,只要苟延残喘的够久,待野心之辈尽行反事,则豫、淮之危自解。

“陛下,此时指责曹操通贼无益。首要之重,便是速解寿春之围,进而派遣大军驰援汝南。只要汝南不失,则凉军粮道绵长,久则必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