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破局点,国运之战!(3 / 7)
,常常遭人冷落,被人冷眼相待。
孟达则是反复无常之人,历史上背叛了蜀汉,使刘备丢了东三郡。
当然...
在历史上下场不太好的两个人,遇到他刘禅之后,这结局自然是要改写了。
孟达为何会反?
那是心中不服!
刘备取汉中之后,命孟达攻房陵,孟达从秭归翻香溪,沿粉水河谷下击房陵,杀房陵太守蒯祺。
刘备私下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任,于是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地。
当然,说是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任,无非是因为孟达是刘璋旧部,不得刘备信重而已。
不久前,上庸,西城的申耽,申仪望风而降。刘备夺取东三郡,孟达当记头功,可惜他是刘璋的旧臣,只好做刘封的副手,协助刘封管理东三郡。
这心中自然不忿了。
历史上因拒绝关羽命令,言之上庸等地刚刚归附而人心不稳,故不出兵,导致关羽身死,尤其是在好友兼靠山法正死后,孟达惊惧之下,便反到魏国去了。
这一世,因为刘禅的存在,法正好好的活着,关羽也不必请他们出兵,甚至因为刘禅与关羽在南阳威震天下的原因在,上庸之地百姓豪强很是顺服。
如今他刘禅再去收心,孟达反复无常之名,便要在他刘禅手上终结了。
至于刘封,本来就没有反意,将他的心理顺,那便是一大助臂。
可为大将的人才,可不要因为政治上的事情,便埋没了。
这也是刘禅带领幕僚亲自出城迎接的原因所在。
姿态做足来,让他们感受到他刘禅的诚意!
真心换真心,这可是他刘公嗣的拿手好戏。
...
城外,刘封与孟达皆是下马了。
二人看着筑阳城门,心中皆是感慨。
“殿下当真有龙凤之资,一来荆州,便取得如此进展,如今更是将整个南阳都打下来了,当真是英雄啊!”
他孟达佩服的人不多,很明显,少年刘禅便是其中之一。
若是他换做刘禅的处境,可能在荆州取得如此成效?
孟达轻轻摇头,在心里便否认了自己,他根本做不到。
“是啊,主公当真生了个好儿子。”
在成都之时,刘封便已经想开了。
他与刘禅的差距太大了。
之前殿下攻伐南中四郡是如此,如今来到荆州不过月余,取得的成效,便是历史上的名将来了,也很难超得过殿下。
佩服!
刘封心中也只剩下佩服了。
“便是不知道殿下召见我二人,可是有任命。”
东三郡已下,莫非是要攻伐关中?
刘封有此想,也并非无稽之谈。
皆因东三郡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东三郡整体上被秦岭和大巴山阻断,而且与关中、益州的交通也十分困难,甚至就连这三个郡之间也是群山阻隔,闭塞难行。
陆路虽然难行,但好在有水路支持。
汉江流域由汉中往东,经过石泉县和紫阳县,然后开始出现分流,形成南北走向。汉江的东边是西城,之后又再次向东西方分流,安康盆地和襄樊盆地之间的这段汉江,在江南的支流堵水和筑水则是南北走向,堵水和筑水流域形成的山间谷地就是上庸郡和房陵郡。
正是因为有汉江河流的存在,走水路,东三郡往西边可直达汉中洋县;往东可直达南阳邓县,也就是襄阳附近。
也就是说,东三郡就是汉中与襄阳之间水上枢纽。
对于刘备集团而言,东三郡的战略价值极高,尤其是在夺取襄樊之后。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这种两线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协同、沟通,绝不可能是各自为战的单独行动。
一旦从汉中和襄阳两路同时起兵后,在汉中到襄阳之间,东三郡的汉江水路便可协调东西两线,无论是传递军情、协调指挥,还是投放兵员、输送补给,都会十分方便。
有了联动沟通,两路伐魏大军就不会出现顾首不顾尾的情况。
同时拿下了汉中、东三郡和襄樊地区,蜀汉的军队就可以通过汉江河流自由穿梭于荆、益之间。
如此一来就满足了双线北伐的前提条件。
一想到其中的可能性,便是孟达与刘封,心中亦是火热起来了。
攻伐关中...
这建功立业的机会,便在眼前了。
两人刚要入城,不想刘禅领着一干文臣武将,快步走出城来了。
“哈哈哈!”
刘禅的身影才入两人眼中,那一声爽朗的笑声,便是先传过来了。
“兄长,子度,吾侯久矣,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将二位盼来了。”
刘禅很是热情的拉起两人的手。
“殿下,末将何能得殿下如此恩重,实在是羞愧难当。”
刘禅热情的态度,让孟达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种感觉,便是在旧主刘璋身上都从未有过,更别说是在刘备身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