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1 / 2)
松州拉普拉塔河口,一群德国工程师在汉国官员陪同下,测绘周边地理环境,为修建淮阳府(罗萨里奥)至松江(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路段的铁路,做前期准备工作。
汉国本土南北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巨大,以松江府为分界线,以北地区依托巴拉那河主航道、支流、巴拉圭河主航道,内河运输发达,航道和支流沿岸地区的农产品、牲畜、工业加工区通过水路运输,被集散到本土其他地区以及海外,因此,水路运输是北部地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新京造船厂、兴和造船厂两家船厂建造的民用船只,百分之六十以上用来供应北部地区的需求,剩余百分之四十则是用于海上远洋运输。
松江以南地区,降雨量呈梯度式下降,内陆河道减少,河道流域弱小,几个水量丰裕的内陆河流,因为流域长度相对北部河道大为缩小,不能构成相互连接的水上交通网,不具备发展水上航运的条件,因此,南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仍然依靠传统的人力、畜力,
四轮马拉车、牛车担当了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
根据汉国南北地区的地理、自然气候差异,政府制定了不同的交通发展策略,北部地区,依托巴拉那河、乌拉圭河航道,以河道沿岸港口为铁路起点,修建多条连接内陆地区的中短程铁路,先以铁路运输的方式将内陆地区的商品物资转移到河道港口,再转走水路运输,将商品物资分发到其他地区。
同时,考虑到国家的战略规划,未来十年内,北部地区将修建三条主干铁路,
第一条以长安(科尔多瓦市)为起点,向北依次连接晋州(卡塔马卡省和图库曼省)首府永年市(图库曼市)、漳丘市(圣萨尔瓦多—德胡伊伊市),其中长安至永年市路段铁路已由1876年,由英国商人建成通车,阿根廷战后,补偿英国商人一批资金,汉国政府接收铁路控制权,然后将在原有铁路基础上,继续向北修建,连通漳丘市。
南段铁路路线,则是德国工程师们正在测量观察的淮阳府(罗萨里奥)至松江路段铁路,预计在1880年5月开工建设,年底完工。
松江—漳丘铁路将是汉国境内第一条远程铁路,因为淮阳长安路段、长安永年路段皆在阿根廷时期建成通车,汉国政府只需把淮阳松江路段、永年漳丘路段两段短程铁路建成连通,从漳丘至松江间一多千公里的路程,便能缩短到区区两天时间完成,与原先陆路、水路交替行进的运输方式相比,节省了约一个月时间。
第二条铁路干线以淮阳府为起点,向北连接云溪市(巴拉那市)、香河市(波萨达斯)、兴安县(帕苏丰杜)。预计两年后开工建设,耗费一年半至两年时间建成通车。
修建淮阳—兴和铁路的目的有二,一是连通与巴西交界的前线地区,方便以后的兵力调动,二是加强扬州(南里奥格兰州)、洛州(圣卡塔琳娜州)的对外交通运输能力,降低两地作为本土工业基地的运输成本,
扬州、洛州是拉普拉塔地区少有的煤炭产地,两州探明的煤炭储量占据巴西国内煤炭总量的百分之九十,是本土最早建设的工业基地和重工业中心。
煤炭资源匮乏,是发展本土工业的一大难题,为此,在有效利用吴州、扬州两地煤炭储备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外向世界煤炭储备第九大国哥伦比亚采购煤炭,积极探测、开发刚果殖民地煤炭资源便成了下一阶段,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
十九世纪下八十年代到二战之间六十余年,工业领域还没有走向二十一世纪那种精密性、集成性的大工业体系,利用本土储备的煤炭资源以及通过外购、开采刚果殖民地煤炭矿产资源,完全能够满足本土工业发展的需求,如果再次爆发对外战争,汉国对外贸易运输航线被掐断,汉国也可以利用本土丰富的木材资源,将砍伐掉的木材烧成木炭,供应内河航运、印染、粮食加工等工业领域,根本不用惧怕工业发展被别人掐住脖子的风险。
北部第三条铁路干线以吴州(乌拉圭)首府吴中市(蒙得维的亚)为起点,向北穿过扬州河西县(圣玛利亚)、兴安县,最后以东胜县(若因维亚)为终点。
吴中—东胜铁路路段中,计划修建两条支线,一是吴中至乌陵(佩洛塔斯)、河西县支线,二是河西县至新京(阿雷格里港路线。)
吴州、扬州、洛州三州不仅是汉国的轻、重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因为地处巴拉那河以东地区,加之自然环境优越,也习惯性的被本土百姓称之为江东三州。
北部地区是汉国工业、农业发展的重点地区,虽然北部地区拥有水利运输的可替代条件,但是在铁路建设方面,北部地区还是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性倾斜,而面积占到总国土面积近一半的南部地区,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中,只计划建造一条以延陵(拉普拉塔市)为起点,华州(内乌肯州)首府山阳市(内乌肯市)为终点的远程铁路干线,以及依托延陵—山阳铁路路段的数条短程铁路支线。
汉国本土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晋州(卡塔马卡省和图库曼省)、松州(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寿州(圣克鲁斯省)三州,
其中晋州铜、金、锂等矿产资源丰富,储量最高,松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