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六章 证件到手(1 / 2)

加入书签

“行啦,别自卖自夸了,赶紧上车,咱们抓紧点时间,也许能在下班前赶到警署,把你们的身份证办下来。”

刘伟正转过身介绍道:

“这是我的四个孩子,同胞生的。”

刘向文连忙恭贺刘向文好福气,一阵寒暄之后。

刘伟正点头,跟着刘向文上车。由于人比较多,分乘了二辆车。

办身份证是正事,越快办理下来越好。刘伟正来香江的原因之一,就是借此解决身份问题。

刘向文是一名香江人,经营着一家规模不算太大的商贸公司。

刘氏家族是徽商出身,他祖父那一辈开始在香江发展,家产传到他父亲那里,有些不学无术,偏偏迷上了赌博,将家产败了个精光,最后靠着祖辈留下的人脉,在英国人开的洋行里谋了个大班的位置,马马虎虎的混了几十年。

刘向文年少时,被父母寄予了厚望,花费重金,送他去岛国早稻田大学进修国际贸易。刘向文自己也争气,头脑聪明,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教授们的喜欢。再加上他待人诚恳,出手大方,和同学们相处的也很不错。求学期间,刘向文还认识了一个名叫纯子的漂亮女同学,在他的不懈追求之下,两人很快成了男女朋友。一时间刘向文学业爱情双丰收,可谓志得意满。

谁知在刘向文留学的第三年,噩耗突然传来,他的父亲在一场病毒性流感中,不幸患病离世。这下子,天塌了,刘向文不得不匆匆结束学业,回家奔丧。

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年轻的刘向文看着自己年迈的母亲和一众还在上学的弟妹,决定放弃学业,靠着父亲留下的人脉和商业渠道,在香江开了一家小小商贸公司,开始了辛苦赚钱养家的日子。

历经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刘向文的南方商贸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先后打通了岛国,欧洲,南亚诸国的外贸渠道,效益也越来越好。

前几年,刘向文作为杰出港商,获邀参加了那一年的秋季羊城交易会。

进入会场那一刻,刘向文简直惊呆了,大陆的商品简直太便宜了,一只花纹精美的陶瓷花瓶只要几毛钱,一匹华丽的丝绸只要几块钱……凡此种种,不知凡几。

当时刘向文唯一想做的事就是挥舞着钞票买买买,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那一年的秋季羊交会上,南方商贸公司一共采购了近百万港币的货物。回到香江后,这批货物一倒手,轻松赚了二百多万,刨去缴税,利润率近乎百分之两百。

第一次参加羊交会就大赚,此后几年,每一届羊交会上,都能见到刘向文的身影。他的采购数量也越来越大,赚的越来越多。

可惜的是羊交会一年只有两次,其余时间,想要接触内地那些生产厂家,却是千难万难。

好在,今年,大陆在深镇设立了特区,并逐渐放开了港商往来的限制。于是这两年,刘向文经常往深镇跑,采购的货物也从单纯的瓷器、丝绸,扩大到了手工艺品,家具,玉器,茶叶,等等各种各样物美价廉的商品。

前阵子,在深镇跟商业伙伴谈生意的时候,刘向文发现对方手腕上戴的一块银色电子腕表非常的精美大气,他一看就非常喜欢,于是花高价买了下来。回到香江之后,刘向文戴着这块腕表参加了几次商业聚会,先后被十几个朋友问起腕表的出处,并且直言非常喜欢这块腕表的款式。

刘向文经商十几年,那商业嗅觉不知道有多少敏锐,马上从这件事情中嗅到了金钱的味道。他先是去了趟香江鸭寮街电子市场,拿着手表挨个商家询问,有没有见过这种电子表,结果一无所获。

倒是有几个大掌柜,以为刘向文是过来推销新款手表的,看着款式很不错,就一个劲儿的追问这表怎么卖,批发能不能便宜一些,弄得刘向文哭笑不得。

一连折腾了几天,几乎找遍了整个香江,都没找到这种手表的货源,刘向文即失望,又有些开心。失望的是没找到这种手表的货源,开心的是,整个香江都没这种手表销售,要是自己能弄来,那不是独享整个市场。

当刘向文再次来到深镇采购时,他特意空出几天的时间,用来寻找这种手表的来源。多方打听、寻找,终于在今天找到了销售这种高档电子腕表的经销商,也就是刘伟正。

之后,两人做了好几次生意,大家都很满意,所以老刘才会找他帮忙。

刘向文在香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贸易商,身家丰厚,人脉宽广。他带着刘伟正一家来到尖沙咀警署后,没有啥废话,手续办的很快。

半小时后,刘伟正父子拿着一张印有他们自己黑白照片的身份证,和刘向文一起离开了尖沙咀警署。

由于他们刚刚抵达香江,所以办的身份证是盖绿章。等入住香江满七年之后,才可以盖黑章。

这么轻易拿到身份证,也让刘伟正感觉很吃惊。这个年代的香江,办身份证也太儿戏了一点吧?

“怎么样?我说一点风险都没有吧?”

刘向文得意洋洋的说道。

实际上,这个年代到达香江获得合法身份说容易也不容易,说难也不难。

关键之处在于突破壁垒——游水偷渡风险是极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