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4章 舌战群儒(1 / 2)

加入书签

不然两国交战时,旁边虎视眈眈的匈奴,稍微搞点事,都够大梁喝一壶。

一时间殿内,落针可闻。

以纳兰卿为首几个老臣,皆是一脸怒容。

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谁还听不出池观旭的话外之音。

归根究底,还是楚天辰那蠢东西,搞出来的烂摊子。

自己不愿嫁公主,封池家女和亲,还助成狼子野心。

楚珩重重一拍龙椅扶手,笑道:“哈哈哈,公谦你看池卿都是可以做祖父的人了。”

“竟还耍起小孩子脾性,闹辞官。”

君臣之间博弈,相互阴阳,属实精彩。

谢玉衡垂下眼睑,既然庄昀是皇上的人。

那么想来皇上也定知晓,池松不是池观旭的亲生儿子。

而池观旭亲生的子嗣,唯有池琬君......据说本是打算送入宫中。

盛家倒,而池琬君入宫之事黄。

所以楚珩此言,既阴阳了池观旭没有儿子,又做不成皇子的外祖父。

高,属实是高。

一番推拉后,以池观旭罚俸一年,作为闹剧收尾。

对于钟鼓馔玉的池家而言,罚五百两俸禄,就跟洒洒水似的,不痛不痒。

殿内气氛凝重,大臣们垂绅正笏。

深怕哪里出了纰漏,惹得心情不大好的陛下,龙颜震怒。

楚珩唇角却漾开一抹笑,池观旭保不了池柏,但保得了自己官职。

池观霁千万别让他失望才是......

“今日早朝还有一事。”

“想来诸位最近也有所耳闻,江陵侯捣鼓的小玩意,可日行千里之远。”

“陈秋与瑞王,上月同去了江陵。亲自体验数次,确定所言非虚。”

“朕打算先在荆州境内试行,若可行则推广至全国。”

户部左侍郎艰难出列,道:“陛下,这......扬州水患已拨出三十万两赈灾银子。”

“另还有并州将士们,到年尾也该发军饷了。”

谢玉衡身边的燕渡,注意到陛下的视线,不时往这边瞟。

奈何某只小娃娃年岁小,个子太矮,压根瞧不见。

燕渡小声道:“若有相对之策,持笏出列。”

吏部左侍郎手里的笏板也‘点了点头’,谢玉衡深吸一口气,绕过成了精的笏板。

站于殿中,高声回道:“修建木轨,及造车所用之银钱,可由商户出钱。”

末了,又将昨日同楚珩说过之言,精简后又说了一遍。

不用户部出钱,那户部左侍郎就没话说了,默默退了回去。

大理寺寺丞出列,反驳道:“江陵侯年幼许是不知。”

“那些个商人之间,无利不起早不说,内部之间亦存在争斗。”

“若花大笔银子修建起来的木轨,被人损坏一节便跑不动。”

“岂不是还得朝廷派人,日夜防贼。大梁地广,焉能每处都守得住?”

谢玉衡挑眉,这哪个部门的大傻缺。

自是制严法啊,一举多得啊。

她叹了一声,为其智商感到担忧,而后道:“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

“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是以,有富裕之财者,他人必妒之。莫不因其妒,而不行也?”

“虽限其名额,不代表商人之间,不可以合作共赢。商人逐利,但不是大傻子......”

这话听到大理寺寺丞耳朵里,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感觉被骂了,但没有证据。

“再者,严其法、全其律。奖发现贼子之人,重罚损坏之人。”

“且沿途亦有添炭之站点,商人可聘人入站,沿途巡视,倒也不必朝廷出人。”

谢玉衡微微侧身,回望那人,笑道:“仅玉衡之拙见。”

“此事关乎商贾个人之利,想来彼时,他们会有更全面之策。”

“不知这位大人,可还有疑乎?”

大理寺寺丞灰溜溜回到队伍中去了,临了还被大理寺卿瞪上一眼。

没脑子的蠢货,丢人现眼!

“臣亦有异!”

一人紧蹙眉头出列,忧心道:“天下养马的牧民,多如牛毛。”

“此物可日行千里,若普及,将来岂不是都没人买马了?”

吏部左侍郎,小声提醒谢玉衡:“御马司司正。”

谢玉衡恍然大悟,原来事关自己饭碗啊。

她答道:“适才也说了,此物需得在木轨上行驶。”

“只就短程而言,其启动需耗费之时,换做骑马,恐怕早就到了。”

“更别提山路崎岖闭塞之处,无法通行的地方,数不胜数。”

“其优势在长途平坦之地,而非短程。”

“却也因其带动沿路之民生发展,当地百姓手里,有了多余的银钱。”

“马匹也可像寻常牛驴一般,成为家家户户常见之物。倒也无需担心,有车而无马。”

谢玉衡垂眸,至少在这司正寿终正寝前,是这样的。

时代发展之潮流不可逆,随着大梁工业的进步,车取代马,是迟早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