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收购站点谢老头(1 / 2)
几人这才想起来,这上等的野山参可是很难得的,真的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去药店里买,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百块钱就可以拿到手里的。于是决定一人留下一颗六品叶,回家探亲的时候带回去,家里面他们的爷爷奶奶年龄已经越来越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可能会用到。
这三棵百年老山参,李昊实在是舍不得把它们卖出去换成钱,于是和几人商量,自己可以出钱把这些人参买下来。李昊和供销社收购点的工作人员很熟悉,可以让他们帮忙估估价。估算好价格后李昊把钱给几个知青老师,不会让他们吃亏。
他们有什么想买的,也可以托李昊去买。李昊系统商城里的东西又好又便宜,品类还齐全,想要什么有什么,可比供销社的商品丰富多了。
几人一听也都同意了,毕竟他们只是想要换些钱,买些自己心仪的东西,改善一下生活,要那么多人参也没用啊。卖给谁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何况李昊还能帮他们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李昊和几人商量好,回到屯子里面时只把一些小的棒槌露出来,百年老山参的事就不再提起了。几人都是成年人,财不外露的道理还是懂的!虽说屯子里的人很纯朴,不会打他们的主意,但是难保一些大嘴巴唠嗑的时候不会说出去,消息传出去后就说不定了。都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们无权无势的,还是小心点好。
李昊给他们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一些大棒槌卖出之后,平均分的话一人最少能分得个两千多块钱。
只是三棵百年老山参,要是能遇到了出手阔绰的买家,一棵一万块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棵七品叶的价位也能在1000以上。这个价格说的是私人或者几个老字号能出的高价。如果送到收购站,那这些棒槌连两万块钱也卖不了。并不是收购站故意压价,而是按照规定他们也只能按照这个价位收。而且现在也不允许私人或者是药铺再来山里收药材了,都是上面部门直接划拨。所以李昊一人分他们3000块钱,并不能算是坑他们,反而利于他们保密。
几人辛辛苦苦的一路奔波,赶了三天的路回到了屯子里,到了屯子已经是夜里了。
几个老师身体很累,但是精神都还不错,毕竟马上会有一笔巨款到手,谁也不能免俗。赶路的这几天,吃的是李昊从系统空间里兑换的食物,这会儿倒是不饿。
野外环境毕竟做什么都不是那么方便,虽然他们也可以在水泉边简单的洗漱一下。毕竟每天劳累的干活,几人身上的衣服都脏的不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李昊家里面有专门的浴室,几人拐到学校拿了些换洗衣服就去了李昊家,女生先洗,男生后洗,都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然后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准备去睡觉。
支书老彭和会计张存有接到消息知道几人回来了,出于关心过来和几人打了个招呼。看到他们的收获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最近几十年也没有人能有这么大的收获,就这还是李昊把大部分都收了起来,就留了一些小棒槌在外面。看的两人羡慕的眼都直了,恨不得明天也进林子放山了。
不过他们都是比较正直的人,羡慕归羡慕,倒是不会嫉妒几人,也很为几人高兴。李昊拿出两个四品叶人参,大方的一人送了一个,让他们回家泡酒,说到时候泡好了记得请大家喝酒。两人连忙推辞不肯要,说这么贵重的东西他们可不收,不能占他们这么大便宜。毕竟这是两棵四品叶,送到收购点最少也能卖个200块钱了。200块钱在这个年代的农村那可是一笔大数目,有的屯子满屯子人加一块儿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李昊硬是塞给他们了,叮嘱他们不要说出去。无论谁问到了,就说是找了些人参,收获不小,具体的不要透露。
支书老彭:"我懂的,还用你提醒?"
会计张春友也说:"你放心吧,我们又不是大嘴巴。"寒暄热闹了几句,然后捧着人参高高兴兴地走了,嘴都快咧到耳根了。
第二天,李昊带着几位知青老师顾不上身上的酸疼,赶着马车去收购点找李昊的熟人。
李昊的熟人叫谢老头,今年已经60出头了,正是含饴弄孙的年龄。奈何现在各行各业人才都比较紧缺,经过上级领导的劝解鼓励,重归老本行。事业也迎来了第二春,现在是这个收购点的负责人。
李昊以前经常在山上采些草药送到收购站售卖,像什么桦树茸,黄芪,鹿茸,熊胆,灵芝等等的药材,都给收购站送过,有时也会帮屯子里面的乡亲们过来卖药材。一来二去的彼此之间就熟悉了,后来两人成了忘年交。
谢老头过去是老药房的伙计,一手制药配药的功夫特别牛,虽说不是什么坐堂的大夫,但是也有自己的拿手绝活。而且他是一个很讲传统规矩的人,嘴巴特别严,不能说的谁来也不行,亲儿子敢问都得挨大嘴巴子,李昊并不怕他知道自己手里面有宝贝。
哪个老药堂老字号手里面没有些压箱底的宝贝?李昊这才算个什么?但是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李昊手里这几棵老山参可就牛逼大发了!不吹牛的说一棵换北京一套小点的四合院,那是轻轻松松的。
进了收购点,收购点的几个工作人员都热情的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