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零四章 造船与铸刀(1 / 2)

加入书签

苏辰亲自培养航海员和舵手等理论知识,他如果实践起来,肯定不行,别说掌舵划船,就是坐船还有点晕呢。

因为这个时代的木船,在海面上,哪怕很大,也是晃的厉害,这几次苏辰做船出海,都有些晕船。

所以,他只提供海图和指南针,告诉一些季风的原理,比如夏季风和冬季风,为何从不同的地方吹来,因为一个是亚热带季风,一个是西伯利亚寒流影响之类的。

这些词语,这些水师校尉和舵手,可都是第一次听了。

不过,苏辰并没有着急把世界的地图画出来,也没有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因为月球引力,导致潮汐和季风变化等等。

太复杂了,担心那这些人听不懂,而且也完全没必要做这一步,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画蛇添足。

而且担心一旦这些地图提前外流到西方、西域等,很可能加速欧洲中世纪的发展。

苏辰觉得,等中原稳定后,逐渐推进商业发展,平衡好封建社会与资本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点点改革,才能够一直领先世界。

这些国运发展,暂时还不是苏辰需要考虑的,他只要不把许多先进思想和理论,过早传出就行,必须要掌握在他的手里,日后一点点使用。

“目前我们拥有的大船,载重多少?”

“回将军,目前有大船最大一艘,其长十五丈,深三丈,阔三丈二尺,可载四千料。”

苏辰闻言,在心中计算,这个时代的对船舰载重的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一石,相当于今天120斤,这艘航海大船,可载四千料,即载重240吨,也算很大了,但宋代还有更大的船,千吨的都有。

据记载,北宋徽宗年间,宋廷因为要派遣使团访问高丽之需,诏令船坞制造了两艘巨舰,一艘命名为“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一艘命名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

这两艘巨船装载量至少是六千料,换算成今天的计量单位,载重达360吨,排水量可达1000吨以上。难怪宋人记载时候,形容两艘神舟“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的震撼了。

苏辰询问:“这种大船有多少?”

一位叫张枭的校尉回答:“这种大船有十二艘,其它多是略小的舟船了。”

在古代船舶共分三等,大者曰‘舰’,中者白‘舟’,第三等曰‘舡’。大船有三帆以至十二帆,帆皆以竹为横架,织成席状。

大船一只可载一千人,内有水手六百人,兵士四百人,另有小艇三只附属之。

每船皆有四层,公私房间极多,以备客商之用。厕所秘房,无不设备周到。

“那舟船有多大?”

“可载两千料!”张枭回答。

“哦,那就是小了一半。”苏辰点头,明白过来。

苏辰又问:“舟船有多少?”

“三四十艘左右!”

苏辰犹豫片刻,觉得这些船都是战船,给他们用来航海出去贸易,应该不会太多,以后市舶司还需要自己重新制作船只,发展更多的商船才行。

“好,我暂时跟几位将军说,多借给我们一些船艘使用,等跟辽国做生意,售出那些瓷器和白酒、肥皂等,会得到很多利润,到时候义军会得到很大的补贴,对大家都有利。”

苏辰说完这些话,让这些水师校尉、舵手先回去消化,同时研究海图路线,为半月后出海做准备。

送走了这些水师的人,苏辰得到荆泓前来汇报,说半山腰上的兵器坊,已经在今日正式开炉铸造武器了,请苏辰过去视察。

这个是苏辰主张建造的兵工厂,选择了五十里外的一个铁矿,在这里直接开设兵器工坊,铸造兵器,提高武器的质量。

“好,我这就过去瞧瞧。”

苏辰现在事必躬亲,要亲自看过才行。

目前秘谍部门、市舶司、内库管理、商业体系、武器装备等,都是苏辰来主抓。

因为这些东西,吕超群等武将,根本不知道那么多,他们这些年都是占岛为王,如同海盗一般的生活,许多物资都是依靠购买和抢夺,在岛上根本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

因此,这支复国组织来到陆地,除了打仗和争夺,并不精通治理民政、对商业体系的打造,对于赋税、安民的处理等,这些,需要名相才行。

苏辰暂时就做了这种事,虽然他经验不够,但是好在漳泉两州地盘不大,他想用来练手了。

而且,他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视野,自然可以在大方向上判断准确。

半个时辰后,苏辰骑马,带着荆泓和卫队,来到刺桐城外五十里的一座山岭。

这里有铁矿,就地取材,建立兵工厂,十分便捷,有山有河,取水也方便。

苏辰询问:“这里驻扎了多少人保护兵工坊?”

“大约五百人。”荆泓回答。

苏辰一眼望去,觉得设施简陋,还没有完全用围墙修筑起来,暂时只是用木栅栏而已,他认真说道:“派人用砖石修筑高墙,要建造成一个堡垒,严加防护,我想成立一个神机营,专门负责新兵器的打造,以及火器的研制,这些都是军事机密,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