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稳固后方(1 / 2)
吕峥攻克福州诚的消息传来,南吴复国组织自然很高兴,在主公府邸大摆宴席,表示庆祝。
这是一个好兆头,开局攻下一座城,有利于复国组织的势力铺开,辐射到周围的郡县。
单单泉州,只有九个小县城,分别是晋江、南安、莆田、仙游、永春、同安、德化、清溪、长泰。
漳州有三个县城,加在一起二州十二县,人口和军队有限,养兵多了,很难自给自足。
因为靠这里二州的赋税,最多能够撑住五万人马的开销,所以,清流军留后陈洪进当时的兵马,未能超过这个数的上限,就是苛捐杂税收缴上来,养不活那么多的武将和士兵。
如今复国组织从海岛上迁徙回来,人口增多,军队增多,加上招募行军,几波兵马加在一起,快十万人了。
如此庞大十万军队,需要的粮草供应是巨大的。
按照一个青壮年每日食米两斤,一个月就是60斤,两个月就是120斤,在宋初计量单位一石大米,等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这就等同于,一个青壮年两个月使用一石米。
十万大军,两个月就是十万石,一千二百万斤米,不是小数目啊。
光靠漳州、泉州这些县城,耕种面积有限,无法承担下来。
所以,需要更多的地盘,更多交赋税的人口,以及扩大贸易,从外面赚取金银财宝,牛羊马匹,以及粮食等,苏辰如今盘算的就是这些,这是一国丞相的职责了。
经过商议之后,吕超群决定亲率大军,离开泉州,向吴越国进发。
韦东强、齐英也都答应了,一起出兵,攻城略地,建立功勋,掌握大军,这是他们都在乎的,因为是武将出身,都希望手里有兵权在。
因此,三大将军出征了。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在主帅吕超群,副帅韦东强、齐英陪同下,赶往吴越边界,要正式对吴越进攻。
等这些人马离开后,泉州刺桐城防守兵力顿时空虚下来,除了神策军,只有两万人马驻守了。
吕超群留下心腹将领廖伟,负责刺桐城的防卫,都虞侯董久杰、张志成听命于廖伟,一个负责禁卫军,保护和监督主公杨灵儿,一个负责巡查城内的治安和各城门门禁等。
不过,这些人的斗争经验和思维,自然不如苏辰,所以,很快苏辰就反客为主,提出抽调一千神策军精锐,充当杨灵儿的亲卫队,与董久杰的负责管理的禁卫军,轮岗保护杨灵儿。
这是苏辰想要把自己的士兵,安排在杨灵儿的身边,这样逐渐摆脱吕将军等人对杨灵儿的监督和控制。
同时,苏辰继续加大招兵买马,神策军已经到了一万人,骑兵已经有了五百人。
如此下来,苏辰的实力大增,并且派人去金陵、润州城,拿着他的书信和画像、名册去寻人去了。
韩熙载、徐铉二人,是苏辰重点要拉拢过来的人,这二人治理朝政,搭建底班都是绝佳人选。
其次,像江涛、刘洞、夏宝松这些他提携过的士子,也在他搜罗的名单内,可以过来替他处理军务、政务,充当谋士。
还有周嘉敏、徐才女,苏辰也想着派人暗中保护,时机成熟,就接过来相认。
至于永宁公主,听说她出家了,坂依佛门,苏辰暂时不想去打扰。
对方已经斩断红尘,苏辰不想再用世俗的一些事情去影响她,而且,杨灵儿和黑云都复仇,把李氏宗族都给弄死了,永宁公主正是在伤心中,如果把她带过来,跟复国组织相见,一旦风吹草动,会让永宁知晓真相,那时候更残酷。
至少,现在这脏水泼在了吴越、契丹身上去了。
而大周后和昏迷的二皇子,听说已经被送往了大宋汴京城,苏辰应该无缘再相见了。
为了深度了解目前泉州几个县城的百姓真实生活,苏辰带着侍卫,走访这几个县邑,观察民情,还有城外庄家栽种,城内店铺经营等,来推断经济水平,百姓生存状态。
由于这些年并不太平,闽国的建立与灭亡,陈洪进的苛捐杂税很重,所以,搜刮了底层百姓,生活的很艰苦。
如果南吴复国军在这里再加大搜刮,只会官逼民反,出现抵抗情绪。
所以,苏辰一直强调,不要过分剥削和搜刮,给当地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赋税减轻,并且把许多壮丁征兵入伍,减少每户生活压力。
这样做,百姓会得利,但赋税的税收自然减少了,需要从其它方面补充回来,否则十万大军的粮饷撑不住多久,这就需要商业运作,对外贸易,实现创收了。
武器装备等,完全自制,也会减少购买和依赖......这些事情,都是苏辰在规划和考虑,维系着南吴复国军整体的正常运转,没有出现混乱局面。
历史上大多的农民起义、地方起义,都是因为战略规划不够,目光有局限性,不懂体系规划和运转的重要性,只是一时的壮大,但如何管理、搞经济、做体系、制定典章制度等不擅长,使得义军整体管理混乱,到了一个地方就依靠抢夺物资为维系军队开销等,所以都不会长久。
用了半个月考察各县一番后,苏辰返回刺桐城,白素素见到他后,报喜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