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古风文化节(1)(1 / 2)
原本以为,齐子宴只是去配合调查,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一配合,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警局倒是给了齐家的父母一些通知文件,在收到那些文件的时候,徐芳和齐山就主动离开了节目组。
齐家一家,除了齐子宴之外,其他人都是素人,关于齐山和徐芳要走的这件事,梁声也没有拦。
剩下的两天节目,《我们一家人》会只录纪家的部分。
次日,县里的古风文化节开始,节目组的直播开机比以往都早。
上午五点钟,节目组的直播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没有录纪家,而是给网友看了看县里“古风文化节”现场。
这个县虽然不大,但是留存了不少古代建筑。这些古代建筑占了不少面积,按理说快速发展拆除了更好。
但是这个县没有这么做,而是不断的留存翻新,为了这些建筑,甚至搞了一个为时七天的“古风文化节”出来。
在“古风文化节”期间,县里出行的人可以自由穿古装,带古饰。
商人小贩可以穿古装到街上摆摊,舞龙、舞狮、高跷、戏曲等许多古代表演也在这几天内分时间表演。
力求最大程度的还原古代世界。
这个活动促进了县里的旅游业发展,对许多知道这个县“古风文化节”的网友来说,他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这个活动了,节目组这一举动,正和他们心意。
纪辰星早晨会晨跑锻炼,所以醒的也比较早,打开古代的直播之后跟着节目组一起去了。
古代,君珩的早朝也已经开始了。
和纪辰星直播间里朝气蓬勃的那些人不一样,朝堂上,有些大臣因为起的太早有些犯困,虽然不至于哈欠连天,但朝堂上仍旧死气沉沉。
“今年还是和往年一样,有南涝北旱的征兆,南边和北边都要提前做防范。
“尤其是涝灾的南方,要及时处理尸体,以免瘟疫横行,这我就不多说了,你们都懂。
“灾情已经连续三年了,一年比一年严重。前两年国库还能支撑填补,今年应该怎么办,哪位爱卿有好法子,不如提一提。”
君珩面色严肃,视线扫过朝堂上一个又一个乌纱帽。
大部分人的脑袋低的更厉害了,恨不得直接把自己埋到地里去。
在等大臣回复的时候,君珩看了看纪辰星的直播间。
他们那个世界就没有旱涝灾害吗?他们为什么从来不担心天灾?是有什么更好的应对之法吗?
正当君珩沉思的时候,终于有大臣出列,回答了他的问题。
回答问题的是丞相柳鸿儒。
“皇上,臣以为,既然南方水患,北方旱灾,不如将南方的水运到北方,这样两两相抵,哪边都不会再受灾。”
他话才刚说完,君景瑞就忽然大笑起来。
“依丞相所言,我们应该如何把南方的水运到北方去呢?”
君景瑞问的也是个关键问题,毕竟一国之大,南水北调不是像说的那么轻松,一桶两桶提过去就完了。
朝堂下面,群臣开始就这个问题窃窃私语。
半晌之后,丞相柳鸿儒又给出了一个方案。
“皇上,您看这样如何?我们挖一条河,从南方挖到北方,这样南方的水不就流到北方去了吗?”
柳鸿儒的想法理论上可行,窃窃私语的大臣们中间发出一阵阵“是啊是啊”、“啊对对对”的赞成声。
君珩点点头,看向君景瑞,“太子怎么看?”
君景瑞向前走出两步,跪在了群臣的正前方。
“回陛下,儿臣以为,此事不妥。”
君景瑞的话引起了群臣不满,他们想了许久,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方子,既然这样就被君景瑞给否定了。
“你以为不妥?”君珩坐在龙椅上,淡淡的看着每一位大臣的表情,片刻之后问君景瑞道,“你倒是说说,哪里不妥?”
君珩是看着君景瑞长大的,甚至可以说他亲自教过君景瑞。
纵使君景瑞长大之后没少做了糊涂事,但他读过的书确实不少,君珩也乐意听一听他的意见。
“回陛下,儿臣以为,开凿一条从南到北的河虽然是好事,但是过于劳民伤财,更何况我们现在国库不够充盈,又有南涝北旱的灾情,此时开凿运河,实在是不妥。”
朝堂上又一次响起了大臣们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声,“太子殿下说的对啊”、“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不愧是太子殿下,不如今天去找他喝喝酒,我们站他这一队!”
君珩淡淡地点了点头,对君景瑞的回答表示赞许,“柳相,你还有其他想说的吗?”
柳鸿儒不是第一次被君景瑞反驳了,他也有自己的理由。
“回皇上,太子殿下以为,此时并不是开凿南北大河的好时候,但是臣想问一句,何时才是好时候呢?
“是明年,还是后年?何年何月才是开凿大河最好的时候?谁能保证明年就是没有灾害的丰收年呢?
“我们前两年也发了不少赈灾银两,但是效果甚微,与其这么拖着,发下去更多的银两,倒不如忍痛把河挖了,不仅解决了当下的困难,也能造福后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