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 初登朝堂解疑答惑(1 / 2)

加入书签

面对着温彦博这些老狐狸,陈琦根本不敢耍任何的小聪明,这些老家伙见识太广博了,广博到你在他们面前表演任何非本心的东西,在他们眼里都会像滑稽剧一样可笑。

想到此处,陈琦也就放弃了装模作样的打算,大大方方,坦坦荡荡的冲着温彦博抱拳躬身道:“晚辈陈琦,见过温阁老。”

温彦博看着坦然而立的陈琦,满意的点点头,他见过太多的年轻人了,有冲动的,有冒失的,有滑头的,也有满心算计的。

不管那些年轻人是有心还是无意,反正结果就是看在温彦博眼里,不过就是一场滑稽的闹剧罢了。

像陈琦这样的,坦然而立,心无旁骛的年轻人,温彦博见到的不会超过一手之数。而这些人中,年长一点的,已经是国之柱石般的存在了;年轻一点的,现在也是代天寻牧一方的诸侯了。

温彦博:“三殿下有礼了。老朽愧不敢当。”

“三殿下在丰都驿的所作所为,老朽都知道了。可以说,叹为观止。”

“丰都驿失序数十载,朝廷先后派遣,调用官员不少于三十名,想要将丰都驿归治。可惜,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才人物,对于丰都驿的失序都束手无策。”

“主张文治者有之,主张武治者有之;可不管是教化百姓,还是血腥镇压。在短期内可以见到一点效果,但是超不过半年时间,一切都会卷土重来。”

“殿下以雷霆手段绞杀那些帮派势力,断了丰都驿动乱的根儿,此事老朽可以理解。”

“只是这种手段,之前的官员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他们造成的杀戮,丝毫不少于殿下的雷霆手段之下的亡魂数量。”

“可是,最多半年以后,丰都驿还是会陷入混乱的局面。些些被镇压的势力改头换面之后,又会卷土重来。”

“但是,殿下将丰都驿归治后,如今已经快两年时间了。丰都驿并没有再像之前那样,重新陷入混乱。反倒是日新月异的,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状态。”

“不知道殿下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温彦博的话音刚落,周围原本有些嘈杂的窃窃私语声都变小了,一众官员将目光投向陈琦,等待着陈琦的答案。很显然,他们同样很好奇陈琦是怎么做到的。

陈琦微笑着说道:“其实原因说出来很简单,就是一句话‘抛开表象看本质’。”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之前历任官员他们为什么不能让丰都驿长久承平。”

“之前历任官员的主张无非就是文治和武治两种选择,文治无非就是教化,武治无非就是震慑。”

“咱们先来说教化的问题。”

“古语有云: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诸位都是饱学之士,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不需要我来帮诸位解释了。”

“在我上任之前,丰都驿这个鱼米之乡年产粮不足八十万石,不够丰都驿十数万百姓吃半年的。即便是这样,他们还要被各个帮派的敲诈勒索的缴纳献粮。”

“数十年间,丰都驿老百姓们的主粮不是大米,小米,面粉这些东西。而是麸皮和观音土搅拌成的糊糊烙的饼。那种东西,猪都不吃。”

“丰都驿每年因为吃观音土,导致便秘活活憋死的人都不会少于五百个。说是人间炼狱都不为过了。”

“面对着这样一帮连饭都吃不上,眼见着就要饿死的老百姓。你们觉得,教化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你的文章写的再怎么漂亮,能当饭吃吗?你的教义编的再怎么高级,能当粥喝吗?你的文治再怎么出色,老百姓都饿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文治的前提是老百姓们得活着,得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否则,你们口中所谓的教化,就是典型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疼。”

“然后我们再说一说震慑的问题。”

“其实原理是一样的,老百姓们没有活路了。律法在丰都驿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拳头才是硬道理。你能把别人宰了,把他手中的食物抢了,你才能活得下去。”

“对于老百姓来说,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与其卑微懦弱的被人欺辱至死,不如奋起反抗,拼他个一线生机。”

“老百姓有了向死而生的意志,震慑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杀伐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点还得回到解决民生问题的这个点上来。”

“因为民生问题是所有失序和动乱的根源所在。”

“我在前往丰都驿上任之前,就听到了很多有关丰都驿的传说,大体上和诸位听到的差不多,就是丰都驿有刁民作乱,造成丰都驿失序。”

“沿途我就一直在想,刁民作乱,这刁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又有多少呢?为什么这刁民像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有一茬,没完没了的。”

“难道说,真的是丰都驿的风水不好,把好人都给带坏了?”

陈琦微微摇头:“我不信。”

“于是,在我还没有到达丰都驿之前,我就已经派人潜入丰都驿,调查丰都驿的实际情况了。”

“同时,我还向沿途的各道州府郡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