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治理御史台(五)(2 / 3)
要上前撩开红纱,看一看上面写着的到底是什么。
禁军士兵们走到正堂的桌案前站定,转身后,面向众人,将匾额有字的一面对着御史台的官员们。
陈琦迈步上前,一把扯开了覆盖在匾额上的红纱,露出了匾额上的字迹。
匾额上赫然写字十个大字‘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众人看到匾额后,一时没有搞懂这十个字到底是什么含义。纷纷抬头,用迷惑的眼神看向了陈琦。
陈琦看向众人后,轻咳一声开口道:“士农工商,四民者,皆为百姓也!百姓者,国之根本也。”
“纵观中原大地的历史,从双帝抗苗蛮军开始,到四皇禅让,再到夏帝改元为家天下,历经十一朝,绵延两千余年,才有了我中元陈氏一统中原,建立中元帝国。”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皇帝变过,朝臣变过,民族变过,就连那些不可一世的世家望族都变过。唯一不变的是什么?”
“是百姓。”
“不论这天下如何改元,不论这王朝如何变更,不论那些世家望族如何左右逢源,在夹缝里求生。不变的是,不管谁想要执掌这天下,想要登临那至尊之位,想要成为那万万人之上的皇帝老爷,都需要得到民心所向。”
“所以,这天下看上去是皇家的,看上去是朝廷百官在主持着的;但是,这并非就是一成不变的,并非是不能更改的。”
“当百姓们不再认可我们了,当百姓们将我们看做是敌人,要揭竿而起颠覆我们的时候,靠着皇室,靠着朝廷百官,想要逆风翻盘,古往今来,从未有过。”
陈琦看了一眼匾额,脸上露出了和煦的微笑:“既然如此,我们都知道了,百姓是国家的根本。那么,解决什么问题,能够比解决根本问题,来的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呢?”
“之前的御史,之所以碌碌无为,之所以劳而无获,之所以让所有人都厌恶,排斥。”
“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站的太高了,他们不愿意去接触百姓,不愿意迈开腿走出去,去民间亲眼看一下百姓们的生活,去民间亲耳听一下百姓们的不易,去民间亲口问一下百姓们的疾苦,去民间亲自感受一下百姓们的艰难。”
“所以,他们说的那些自以为冠冕堂皇的话,听在那些真正办实事儿的官员耳中,就会显得那么的可笑,那么的无聊,那么的没事儿找事,那么的吹毛求疵,那么的鸡蛋里挑骨头。”
“然后,因为他们的无知和无能,连带着御史台,也被连累,成为了别人口中豢养长舌鬼的阴曹司。”
陈琦无奈的笑了笑,长叹一声道:“咱都不需要说别人,就所以说我这一年多,将近两年来的处境,诸位就知道御史台为什么会被万人嫌了。”
“一年半前,刚刚年满十四周岁的我,被陛下任命为正五品丰都驿主司,千里南下,到南境赴任。”
“很多人不知道当时的丰都驿是个什么情况。我能告诉你们的是,书里写的乱世,都不足丰都驿的十分之一。”
“堂堂朝廷官军,能够管辖的区域只有主司府衙门那一亩三分地;出了那一亩三分地,不捎片刻,官军们就有可能被人给活活砍死。”
“整个丰都驿,被几大帮派分区占领,其余的那些犄角旮旯,也被近百个小型帮派给占据了。帮派之间的互相攻伐每天都在发生,死人在丰都驿都不算什么新鲜事儿,每天都能看到有人横死街头。那真是,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
“因为丰都驿过于混乱,导致其他州府郡县将之视为浑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纷纷派出官军封锁边境,不让丰都驿的人出入。”
“朝廷的政令长时间无法深入丰都驿,导致丰都驿百姓根本不相信朝廷,不信任官军。他们宁愿将粮食交给帮派,让帮派来保护他们的安全,都不愿将粮食交给官军,让官军来保护他们。”
“长久的混乱,导致了丰都驿人口迅速锐减,劳动力短缺,大量的青壮年不是在家里种地,而是在帮派里,过着刀头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
“丰都驿的土地,水源,气候都是非常适合种植粮食的,如果照料的比较勤快的快,丰都驿的粮食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五熟。”
“不用干别的,丰都驿光种粮食,卖到中元帝国的其他州府郡县,就能赚的盆满钵满,衣食无忧。”
“可是现实呢?”
“现实是在我去丰都驿之前,丰都驿已经连续五年出现粮食不足的问题了,好好的一个产粮区,竟然出现了饿殍遍野,饥民遍地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算得上是最悲惨的滑稽剧了。”
陈琦收起来笑容,表情变得冷肃,整个人的气场中,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将那些本就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年轻官员们,吓得双腿都有些颤抖了。
陈琦:“在我之前,朝廷和赣州府先后六次给丰都驿派遣过主司,其中有三位刚到丰都驿一个月就跑了回来;有两位坚持了三个月,最后也落跑了;还有一位,坚持了四个月,最后这位官员和朝廷上表请求官军协助其剿灭丰都驿的帮派。”
“最后,他的上表被那些帮派截获了。”
“十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