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9章 方孝儒回京(1 / 2)

加入书签

从洪武十年顾晨因为空印案之事,被朱老四坑得踏入庄浪这片土地开始,生命的齿轮就开始转动。

庄浪的百姓与来扶贫的官员,不停地用双手开荒打造梯田,带着百姓们靠勤劳踏踏实实奔小康。

来这里的每一任官员,都是经过顾晨严格挑选的好官儿,没有一个是祸害百姓的贪官儿。

如今二十多年已经过去,这里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人口上从最初只有一千多人,到现在的三万多人。

当然还包括了移民来的,可这个翻倍成绩也确实出彩。

从方圆几十里不见家禽,到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禽。

当然也有不好的,比如丢了当时夜不闭户的美好民风,如今的庄浪百姓都给自家上了锁。

从几亩薄地到如今壮丽的梯田,按道理说成绩已然很可观了,可是这些对庄浪来说却远远不够。

因为大明如今每个县正常的人口,是在十万人上下,每个县正常纳税的最低标准应该是三万石粮。

而如今庄浪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方孝儒朝着手掌心吐了口水,搓了搓便开始继续干活。

“这里随着人口不断地增加,需要的地也就越来越多,人口增加,是非也就越来越多。”

“你爹那会儿只管开荒不管别的,如今的县老爷不仅要带百姓开荒,还需要升堂断案。”

“从早上鸡鸣的时候从床上起来,直到戌时末才能睡觉,你在家的时候,是什么时辰起来的?”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顾衍,却惊奇地发现他锄头挥得很熟练,全然没有一点儿生涩感。

顾衍笑道:“差不多也是这个时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父亲时常教导下官要勤于致学,不可有丝毫懈怠,否则便要挨罚。”

他二哥那么讨厌读书的人,却也是天不亮就要起来练功。

说起来除了老爹爹以外,他们顾家没有一个是贪睡的。

只是他老爹爹找到机会就睡,却不允许他们当孩子的偷懒。

“你父亲说得对。”官儿当得好,当家长也当这么好,方孝儒只想说服气二字:“种地你在家也练过?”

若是没有练过的话,他举止又怎么会这般熟练。

顾衍:“家父说,读书与实践一体,除了要会被粒粒皆辛苦,自己也要汗滴禾下土方才能真解其意。”

“早在两年前父亲便让下官,去到农户家里生活锻炼,下官这一身干农活本事就是那时会的。”

总之他不余遗力提起自己父亲,为的就是让方孝儒知道他爹是个好官,完全没有可黑的点。

吴七、吴八:“……”

是老爷让您下乡的么,公子说谎话真的不需要红脸吗?

到底为什么会去夫人家种地,你自己心里没点儿数?

顾衍的亲事方孝儒也有所耳闻,心里对顾大人更是佩服,不嫌贫爱富,实乃是圣人也。

方孝儒离开庄浪时是依依不舍,含着泪水离开的。

他舍不得这里的百姓,舍不得自己辛苦耕耘的土地。

可他知道他必须离开这里,不仅仅是因为朝廷的任命。

而是因为顾大人在信里说,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回去做。

顾晨让方孝儒回来自然是因为,刘三吾已经彻底老糊涂了。

方孝儒跟他问好的时候,明明已经自报了家门官职。

可人家却只是点点头,可低头喝了杯茶的功夫便又问道。

“你说你叫啥来着?”

顾晨疲惫地抚了抚额,看来古代也有老年痴呆啊。

你说老朱也真是干得出来,把人用到这个地步才让人退休啊?

方孝儒:“……”

得,这刘学士瞧着是真的糊涂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方孝儒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是让自己回来顶刘三吾的位置,明明朝廷有才华的人那么多。

顾晨笑道:“有才华的是很多,可如希直这般又有才华又正直之人,找遍整个大明却也找不见几个。

“解大嘴在科举之前干的事情,希直可听说了没有?”

今日要是从前的方孝儒听到解大嘴,大概率会觉得顾晨有辱斯文,怎么能给同僚取外号呢?

可如今坐在这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八年的方孝儒。

在难听的话他也听过,根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自然是听说了,他上任的时候还来拜访过我,觉得自己甚是委屈,我说顾大人还是罚得太轻了些。”

“不如直接将他贬成蓝玉大将军麾下一名小小的随从,方才能明白科举之重,不容丝毫私情。”

科举是什么?

是世上唯一相对公平之事,若是这个都变了味道的话。

那朝廷还搞什么科举呢,直接内定难道不更省事吗?

“我就知道没看错你。”闻言,顾晨感到甚是欣慰:“从今天起,还有各类教辅之书编纂,就全交给方大人执行编纂了,也许科举出题也要你多多费心。”

“大明学子、大明的未来,会因为方大人的正直与才华变得越来越有希望,越来越美好。”

原本他想着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