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6章 为时已晚(1 / 3)

加入书签

杨鹤是个标准的士大夫,如何能容忍这种事情。

可是不仅是延绥兵,就连固原兵也是欠饷一年多。

如今看到延绥兵入城抢掠,一个个发了大财,都双眼通红,十分羡慕。

不过他们现在被杨鹤辖制。

杨鹤严令他们不许进城抢掠,所以不管固原兵如何哀求,参将陈仓都不敢下令,不过这也使得下面官兵怨声载道,看向总督大帐的眼神满是怨毒和愤怒。

另一边,杨鹤去往延绥兵营严厉斥责洪承畴纵兵掳掠,残害百姓的行为,下令他尽快收拢军队,不要再扰民。

不过两人已经撕破脸。

不要说延绥兵已经抢上头,根本管不住,就算能管住,洪承畴也不会为了杨鹤一句话得罪那些丘八。

他接下来剿灭贼寇,建功立业,还需要用到这些丘八。

于是洪承畴阳奉阴违,表面上严厉呵斥,实际上背后纵容。

抢掠持续了一天一夜,等到第二天一早,各部将官才下令各部回营,派出亲兵上街维持秩序。

十几个官兵不听劝告,还想赶紧再抢一把,就被亲兵捉住,直接押往接口斩首示众。

等到头颅落地,血液喷洒,这才浇灭了其余官兵的野性和贪欲,各部陆续出城,返回营房。

然后延绥兵开始逼迫民夫拉着架子车,到街上运载尸体。

没有一会,一辆架子上就堆满了尸首。

上面有身穿锦衣的大户,也有面容姣好的妇人。

这些人皮肤死灰,双眼空洞中残留着一丝惊恐和哀求。

但是此刻只能被人当做烂肉一样堆在一起,运到城外的土坑中焚烧掩埋。

杨鹤在亲兵的护送下看着一车车的尸体运出去。

他的眼中满是怒火,又有一丝悲凉。

有拖家带口,逃入营房的致仕官员向他说起,李毅率领的贼寇入城之后不仅秋毫无犯,还分发钱粮,为百姓做主。

而他们这些大明官兵,竟然抢掠杀人,残害妇人,种种罪行罄竹难书,简直就是贼寇。

真正的贼寇倒是军纪严明,真正的官兵反倒比贼寇更加凶狠残忍。

这种情形,让杨鹤如何不心中悲凉。

他进入延安城,召集了延安城内所有的武官和文臣。

在议事上,他下令各军严明军纪,算是对洪承畴纵容延绥兵表达不满。

可是洪承畴满不在乎,艾万年得了好处,只是口头上请罪,实际上并不放在心上。

最后杨鹤重新申明朝廷的政策是招抚。

李毅本事角河堡操守官,屡立奇功,实际上不日将升任游击将军。

要知道李毅年纪不过十七,能够成为三品武官,掌握一营兵马,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可是他谋逆造反,其中自然有李毅不忠不义,包藏祸心,但王薄均等文官的逼迫陷害还是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杨鹤还是强调,接下来要先行招抚,再行围剿。

以剿助抚,争取招抚李毅,将延绥一大隐患,变成一大助力。

对于杨鹤还想招抚李毅的想法,洪承畴嗤之以鼻。

他毫不留情的直言招抚就是资贼。

李毅如今已经谋逆,并且打出对抗朝廷,平均田亩,天下大同的旗号,可见谋逆之心很早就有。

现在官兵应该做的,就是趁着李毅实力不强,立足未稳,调动全部兵马围剿李毅,抓住李毅斩首示众。

杨鹤的招抚和洪承畴的追剿完全对立。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洪承畴坚持让杨鹤将固原兵留在延绥,帮助他围剿李毅。

可是杨鹤根本不愿答应。

既然洪承畴公然和他作对,那么他也没有留面子,直接让洪承畴听从自己的命令,以延绥巡抚的身份留在延安城,稳定人心,等待新任延安知府的到任。

这一招可谓是名正言顺,手段很高明。

洪承畴也无法拒绝,只能被迫留在延安城。

可是他明白,李毅这个心腹大患每过一天,实力都很大增。

所以他指派艾万年、贺人龙二人率领标营和延绥兵前去清涧追缴李毅。

等到杨鹤和洪承畴在延安城争得面红耳赤时,义军终于赶到了赵胜他们的地盘。

这里是一处山谷,山谷外有一条小溪,周围村庄较少,确实是一个好去处。

李毅等人入驻山谷,将伤员安排在窑洞里,剩下的人则搭建帐篷。

这次战事,虽然义军损失惨重,可是同样也有许多收获。

不说钱粮兵械这些明显的好处,就是在一连串高强度的战争下,原本互不熟悉的各部人马都并肩作战,团结起来。

并且产生了一大批经历过战争的老兵。

有着这些人在,李毅相信义军应该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等到初步安定下来,李毅首先去窑洞看望伤员。

好在农会事先储备了许多大蒜素,酒精和麻布,再加上转门配置的伤药,伤员的死亡率并不高。

不要小瞧了伤员的死亡。

古代战争中,两军对垒,想要完全杀死对方是很困难的。

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