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2 / 3)
,十余年来,起码丢了万余精兵,以至于现在屡屡被慕容鲜卑侵攻,部众离散,惨不可言。再打下去,段部鲜卑要沦为王浚的附庸了。”
“中原这个烂泥塘。”刘粲幸灾乐祸地笑了句。
大汉在河南也吃了不少亏。
高平之战损失数千骑,诸部都有怨言。也幸好他们不像段部鲜卑有宿敌,不然颓势显现之下,日子就难过了。
“不知孟津之战打得如何了……”笑完之后,刘粲想起刘敷坐镇河内,统筹全局之事,遂问道。
“天子若从晋阳调兵南下,说明战事不利。”刘曜说道:“若无诏命而来,则说明打得不错。士光稍安勿躁,等着便是。”
“也对。”刘粲笑道。
不过他很快目光一凝,因为西南方的驿道之上,奔来了数十骑,为首一人甚至持节。
刘粲、刘曜对视一眼,道:“不会真败了吧?”
二人匆忙下了城头。
来者果然是天使,宣读完诏书后,刘粲有喜有忧。
喜的是刘敷栽了个大跟头,忧的是邵勋占据了孟津北岸渡口。
他这么能折腾,这么能打,即便将来自己继承大统,也是个巨大的威胁啊——至于怎么跨过皇太弟刘乂登基,他觉得压根就不是事。
刘曜则比刘粲更加忧心。
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他二人与新来的前将军刘丰交割了一下防务,随后便率军南下,直奔河内——前将军刘丰现为大汉并州刺史,留守晋阳。
******
攻取晋阳,对大汉朝廷来说是标志性的胜利。
九月十六,天子刘聪降诏:改元嘉平,大赦天下。
此后三日,他又在新落成的徽光殿内大宴群臣,发放赏赐。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遮马堤之战渤海王惨败,只得残兵八千退守野王,这事就没人关注了吗?
其实是有的,刘聪已任河内王粲为大都督,率军二万南下,河内、上党二郡之兵悉归之统领。除此之外,他还向刘粲密授机宜,免得他乱来,脱离朝廷定下的方略。
已经垂垂老矣的中书监范隆看了眼正与群臣们言笑晏晏的刘聪,低头默默思考。
他想起了当年放出的那个谣言。
只不过随手布的闲子罢了,没想到竟然成真了,这让他惶恐不已。
几年来,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邵勋不会真是太白星精下凡吧?
遮马堤之战,以不到三万众,两日破三寨,大败渤海王敷,于大河北岸站稳了脚跟。
在这一战中,中军大将军王彰被俘,赵固、石勒亦损失了自郭黑略以下十余员将校,可谓惨败。
这种仗,只有主征伐的太白星才能打吧?
范隆不太清楚,反正他有些忧心。
尚书右仆射朱纪坐在范隆下首,他也在想着刚刚结束的遮马堤之战。
与范隆不同,他与大汉朝廷的绑定非常深入了。
刘聪登基之后,明里暗里令朝中重臣献女供他享用。
朱纪身为尚书右仆射,自然也把女儿送进了宫,并当上了贵妃。
所以他现在是真的处处为天子殚精竭虑,以期家族富贵。
遮马堤之战已经打完了,结局无可更改,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善后。
邵勋的崛起非常突然,而且非常能打,与其对耗非常不明智。朱纪思来想去,上疏天子,请重点经营关中,厚实国力之后,再夺河洛。
恰好中山王、河内王拿下了晋阳,从战略局势上来说,兼有大河东西两岸,进可攻退可守,局面非常有利,甚至可以坐观关东诸侯混战,居间渔利。
天子听后,内心比较赞同,但又有些放不下。
朱纪知道,天子好胜的老毛病犯了,不再打一下是不会甘心的。
他只希望,天子不要在河内折损过多兵马了,这不利于进取关中。
正遐想间,刘聪的声音从龙案后传来:“前日朱卿献了一策,曰‘跨有雍并’,昨日诸卿议过了,今日可有话说?”
朱纪精神一振,默默观察着众人。
大汉走到关键的岔路口了,接下来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很多年的战略。
“陛下,朱仆射之策,似有不妥。”尚书左仆射马景毫不客气地说道:“以晋阳为东都、平阳为中都、长安为西都,三都并立,闻所未闻。况晋阳新占,人心未附,更无粮械,刘琨、猗卢之辈虎视眈眈,一定能站住脚么?长安又为贾疋所据,尚在晋人手中。三都失两都,岂不让人耻笑?”
朱纪悄然握紧拳头,很不高兴。
这老匹夫,安知我“隆中对”的玄妙?
“还有何人建言?”刘聪听完,又问道。
他的目光落在范隆身上。
范隆暗叹口气,道:“陛下,‘跨有雍并’之策,颇有可行之处,臣以为可尝试一番。”
他其实看出来了,天子有点倾向这个建议,但不好意思亲口说出来。
原因很简单,“跨有雍并”的战略一旦实施,兵力、资粮都会往关中方向倾斜,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派中山王一路偏师了,而是主力大军压上去。
这听起来有点像被邵勋打回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