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辽东与日本(1 / 2)
伴随着贺雄等人的出兵,整个辽东以及察哈尔的局势都都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贺雄等人一方面搬迁妇孺人口以及牛羊等物,一方面让巴扎礼收拢人心,重新掌控科尔沁等部。
他们原本害怕科尔沁会引兵回师,与他们一决生死。
但事实却与他们相反,游骑日夜监视察哈尔方向,却发现那边一直没有兵马调动的迹象。
最后还是辽左发来奏报说,科尔沁等人貌似已决定在察哈尔常驻了。
现在不仅在驱逐红教,收拢他们的财产,更是打算与许多察哈尔台吉一起,准备拥戴林丹汗与囊囊大福晋的遗腹子阿布鼐,为新任蒙古大汗。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不仅仅新任的广宁巡抚左光斗吃惊,就连辽东总督朱燮元也暗暗惊讶。
科尔沁这帮人胆子可太大了,这么做且不说察哈尔内部是否全部同意,光是林丹汗听到以后估计要暴跳如雷,甚至其他漠北蒙古以及右翼蒙古听到以后都会震惊不已,心生异心。
朱燮元甚是有一种预感,那便是蒙古要大乱了。
于是他也不敢怠慢,先是向皇帝书禀明此事,随后向贺雄等人发文,既然科尔沁在察哈尔都要拥戴新可汗了。那对于科尔沁来说,他们不仅不会回师进攻科尔沁,反而还会惧怕大明的侵扰。
面对这种情况,朱燮元虽然无法揣摩皇帝的用意,但还是做了些部署。
他嘱咐贺雄等人,让其把大部分兵力都撤回来,随后再在科尔沁驻地筑城防守。这样既可以减轻粮草损耗,也可以把科尔沁牢牢掌握在手中。
至于如何对待黄台吉等人,就要等皇帝的诏命了。
蒙古局势越发变得扑朔迷离,而朝鲜局势也不例外。
从京城回来的贺世贤,心里不断琢磨着皇帝给自己的嘱咐,心中也越来越火热。皇帝已经说的很明确了,那便是只要剿灭了在朝鲜的岳叛逆,那皇帝就有理由给自己加官了。
想到这里的贺世贤,虽然人在辽东,蒙古变乱在即,但他毫不关心,心思却已飞到朝鲜了。
于是等到五月兵部文书一到,他就禀明朱燮元,按照事先计划,从辽左诸堡、辽南各卫所等地抽调兵马一万五千人,经镇江堡,渡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平壤,与朝鲜总兵曹文诏会合。
不过这一切的事情,全部在朱由校的筹画之中,面对不断送来的战报,以及蒙古动乱的迹象。他不仅没有诧异,反而甚是开心。
五月五日,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校手中拿着朱燮元奏的题本,同时听着旁边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讲述察罕浩特的情况,不禁摇摇头道:
“没想到林丹汗如此无能,这么容易就被科尔沁驱赶走了。真的是有违黄金家族的血脉。不过黄台吉确实是一个狠人啊,居然能劝说科尔沁宰桑等人驱逐红教,更还要立一个傀儡大汗,真的是急病乱投医啊。”
“陛下所言甚是,林丹汗虽然无能,但也是蒙古诸部都认定的大汗。科尔沁只不过想凭借攻占察罕浩特的威风,以及驱逐红教的功劳,就想重新拥立可汗,有点不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了。”
一旁的骆思恭闻言也应声附和起来,因此锦衣卫在察哈尔有探子,因此科尔沁攻入察罕浩特的所作所为,锦衣卫都一清二楚。
朱由校听到这里,笑着摇了摇头。他自然是知道科尔沁这么做的缘由,都还不是大明逼的嘛。
“呵呵,要不是我大明逼他,他也不会如此。不过这样也好,如此正符合我大明的利益。
现在就先静观其变,巩固在科尔沁与内喀尔喀的管辖即可。科尔沁这么做绝对会成为众矢之的,而林丹汗也绝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蒙四起,才有我大明浑水摸鱼的机会。”
朱由校想到这里,心中不禁一阵火热,真的是瞌睡来送枕头啊。
借着这个机会,不仅科尔沁问题解决了,从此辽东局势彻底稳固,甚至还给了他插手蒙古的契机。
不过事情总是一步一步发展,现在蒙古局势如此,自己只要静观其变即可,还没有到主动出兵的契机,因此朱由校只要了解即可。
与蒙古事物相比,他现在更关心另外一件事,这也是叫骆思恭觐见的主因。
“蒙古的事情你随时关注着,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向朕禀报。朕今日叫你来,其实主要还是想了解一下颜思齐的事情。
自从去年朕得知颜思齐要在日本谋反一事,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朕让你借着李旦的渠道跟他多有联系。
根据你的奏报,朕得知他从中购买大明的火枪以及兵器甲胄也不少。但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他怎么还没有动静?难道是想要偃旗息鼓吗?”
骆思恭一听皇帝询问此事,脑海思绪飞转。这件事就是他经手的,因此其中原委他还是有些了解的。现在见皇帝询问,他沉思片刻就拱手道:
“陛下,据臣了解,颜思齐一直不满于日本官府对我明人的打压,因此早有造反之心。一直在私自招募死士,准备暗中起事。
自从去年我们跟其联系以后,他也是欣喜若狂,觉得自己有朝廷依靠,大计可成。于是一直在朝廷购买兵器,现在差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