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二章 百万本金(第三更)(1 / 2)

加入书签

第203章百万本金

“陛下,不知是做什么生意?”

张维贤略有迟疑的问了起来,他似乎理解皇帝为何要亲自过来问他了,这事要是文官知道了,岂不是又要书一番劝折腾。

之前武宗便是一个例子,建皇庄,开皇店,文官死活看不惯,拼命反对,是于民争利,所以武宗去世后,他们迅速把这些皇店都罢停了。

于是他就想探探皇帝的想法,如果还是开皇店啥的,不文官反对,他都要俯身反对了。

“这个生意其实很简单,也不需要你干什么,跟朕一起投点钱便好。”

张维贤被这么一更是一头雾水,也是皇帝在这了,如果是其他人早就轰出去了。

看到张维贤疑惑,朱由校当即解释起来。

“是这样的,朕之前颁布旨意要进一步开放海禁,并在沿海繁华港口设关榷税,但朕看南方对于出海贸易的事情十分心,但北方却兴致怯怯。

朕想来海贸风险大,但利润也大,就想着出资做海贸生意,但苦于没有适合的人,直到这段时间朕找到个海贸人才,想着投资其做海贸生意,这不,有钱大家一起赚,想起你来了。”

张维贤一听心宽起来,只要不是开皇店这种乱来的,啥都好。目前国家打开海禁,皇帝为了推广海贸生意,出资资助也是好的,当时郑和不就这样嘛。

现在皇帝过来要钱,看来是对他们家十分信任,他出点钱自然是无所谓,大不了失败了打水漂也无所谓,不过有皇家背书的商社怎么能赔钱呢。

“陛下,海贸生意臣也听过,听把大明的瓷器、丝绸贩卖到西洋可获利十倍以,这等利润确实颇丰,引人艳羡不已,臣也常闻江南凭借海贸暴富的商贾甚多,想来这个生意是可以做的,就是不知道这个生意究竟怎么做,臣要出多少钱合适呢?”

看到张维贤如此道,朱由校满意的点点头,拿起茶抿了抿。

“很简单,以朕的看法,就是专门办一个商社,专门负责海运之事,朕从内帑出钱,你自己也出点钱,以此为本金购置海船,采购货物,招聘海员,这些事就交由专人负责,我们只要出资拿分红即可。”

张维贤听着朱由校的描述,明显是想要当甩手掌柜,看来皇帝对着这个人很是满意,才会这般大张旗鼓的干。

“陛下,那臣就明白了,不就是出钱嘛,能跟陛下一起做生意,那也是修来的臣的福分,只要到时候言官弹劾的时候,陛下能多护着臣就可以了。英国公府也有一些积蓄,就拿出来与陛下做下海贸生意吧,只是这事何必还要麻烦陛下跑一趟,直接派人吩咐就好了。”

“哈哈哈,好好好,朕果然没看错人,不过这事确实必须朕亲自来,因为此事朕不想只有伱参与进来,还希望你鼓动其他勋贵或者皇亲国戚进来一起做,有钱大家赚才行嘛。”

这才是朱由校来英国公府商议此事的真正原因,如何让一整个阶级支持自己,如何让海贸在京城形成一个风潮,就是要有利可图,带着大家赚钱捞金,只有带头赚了钱,别人才会信服,大明也会掀起出海的风潮。

西方便是一个例子,美洲没有白银,黄金,西班牙跟葡萄牙人也不会拼命殖民,东方没有香料瓷器,欧洲也不会过来想做生意,下熙熙皆为利来,下攘攘皆为利往,道理莫不是如此嘛。

朱由校知道海贸有风险,但是挂着自己参股的这块金字招牌,无论是通商、还是海贸阻拦都会很少,风险也是最低,获利也会是最高的。

到时候跟着自己的都赚钱了,对自己也是最支持的,谁还跟钱过不去呢,但万事开头难,现在朱由校已经得罪过勋贵一次了,如果强行让勋贵出钱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反感,因此英国公这时候站出来帮忙就显得很重要了。

张维贤也明显预想到了这一点,看来皇帝对海贸的事情把握很大。因此想让自己出面服勋贵也投资,让勋贵们也一起跟他赚钱。

想到这一点他也释怀了,如果皇帝找他只是为了赚钱,他还想劝皇帝不要一直往钱看,要顾全朝廷大局。但现在皇帝意思是想借着做海贸生意,团结拉拢勋贵,他自然十分乐意,还会主动揽下来尽心去做。

“此事请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嘱托,多让勋贵参与进来。”

张维贤了解后,立刻向朱由校拍胸脯保证。

“恩,实话这虽然利润大,但风险也大,能投资就投,但是莫要强求,朕算了一下,第一批本金就为一百万两,朕从内帑中拿出五十万两,你拿出十万两,我们一共占六成。

还有一成给执行此事的民间商贾,剩余三成也就是三十万两,以一百两为一股,共计三千股,就这么多,买多买少就让他们合计吧,每年底按照持股比例分红,到时候也可以转让股份,如果这三千股实在卖不完,那就朕全包了。”

朱由校行云流水地把自己的规划这么一,张维贤毫无犹豫地点点头应了下来。

三十万两三千股,他还是有信心的,毕竟百年勋贵,虽然之前已经被皇帝搜刮过一次了,但现在这个钱还是能拿得出来,如果实在不够他就自己掏腰包补齐。

此事毕了后,朱由校觉得大事已定,他待会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