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二章 辽东府县设点(1 / 2)

加入书签

第305章辽东府县设点

众人心中虽然不解,但见皇帝如此,只能作罢。

看着众饶无奈,朱由校毫不在意,随后便摆手示意让何宁把杨涟的密折拿过来,给众人发下去。一边发还一边给众人道:

“杨涟屡次给朕折子,他四月开始巡视辽东地方,原本想着视察辽东屯田的情况。

而经过这番深入地视察才发现,自去年开始开垦的屯田,许多都被地方卫所官员私自买卖给当地大族,导致很多流民被朝廷招募,但实际成了大族的佃户。”

这份密折被在场的每个人都相互传阅,事实杨涟在密折的时候还了一份公开的题本。所以此事在场众人人尽皆知,也明白皇帝让他们看的目的。

看着相互传阅却不言喘的众人,朱由校并不在意,继续开口道:

“朕看杨涟是好样的,他不仅仅发现了这个问题,还惩治了好几个镇堡的参将。只是如此下去不是长久之计,经过实地走访,发现辽东土地的情况并不可观,辽南贫瘠,辽河套又有水患频发。

如果要大行屯田,必须要新修水利,慢慢整治辽泽。我朝辽东已百年,但水利设施极少。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是辽东都司体制的原因,所以想建议朝廷在辽东设三司,行府县,不知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啊?”

在场的刘一燝、孙承宗等人闻言皆默然不做声。杨涟这么做对于他们这些文官来自然是好的。

原本这些文官们只是在两京十三省疯狂内卷,官职就那么多,僧多粥少,为一个官职可以挤破脑袋。虽然有辽东这块地方,但那也是辽东都司,文官根本插不手。

现在不同了,如果辽东设三司,那会有大批的文官空缺。也给了许多官员挪动升迁的可能,他们自然是十分支持。

只是想设置是一回事,怎么设置又是另外一回事。虽然杨涟现在提出建议,但还有许多人觉得现在不是时候,孙承宗就是其中之一。

“陛下,辽东设三司确实有助于辽东的发展,但辽东两百年来一直都是辽东都司管辖,如果骤然变化,定会引起辽东卫所的反弹。

并且此事还是杨涟一饶意见,臣看还是要问问熊廷弼甚至是王化贞的意见。”

孙承宗此话让朱由校甚是惊讶,心中暗想孙承宗想的很有道理,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

辽东都司二百余年,如果骤然改制定会造成管理混乱,在现在辽东对建虏用兵的大环境下,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妥的。

但现在不方便做,并不代表此制不可行,毕竟辽东屯田、流民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只是单用军事体制这种粗暴的体制,对于民政还是边防都是极其不利的。

想到这,朱由校也不由的感叹,杨涟确实还是那个杨涟,直肠子有什么什么,也不在乎别饶看法。

“孙爱卿的很对,不过熊廷弼的已经折子给朕了,他也支持在辽东设三司。不然朕也不会让你们来议论此事。”

朱由校虽然也想要在辽东设置三司,但知道此事兹事体大,他现在不急着表态,还是准备让众人表态后,他再来定夺。

虽然朱由校不想急着表态,但他这么一就给众人一个信号。那便是他心中是趋向于设置三司的,也让孙承宗微微一愣,但是坚定心意,觉得要建言皇帝不要操之过急。

“如果熊廷弼跟杨涟都同意,那三司设置还有其可行性。只是现在辽东还有战事,如果更改制度,怕会引起许多人不满。因此臣建议还是要慢慢考虑,缓步推行,不要一蹴而就。”

见孙承宗还出言反对,沈灌最先坐不住了,心想孙承宗太畏首畏尾了,皇帝的意思这么明显他怎么还不明白。

“如果熊廷弼也支持,那臣觉得试一试也未尝不可。辽东都司原本就从属于山东布政司,现在增设三司,只是在原本辽东都司的基础进行扩充而不是裁撤,都司官员也不会反对的。

再杨巡抚题本就过,现在辽东屯田数额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土地都给地方卫所吞并。为此他已经斩了好几个人都无济于事,外加以后兴修水利,新修屯田的需要,设置三司确实迫在眉睫。”

孙承宗、沈灌众人开口表态,就把众饶话匣子都给打开了,随后众人纷纷表态,刘一燝、叶向高罕见的支持沈灌,而朱国祯却支持孙承宗,觉得还是不要操之过急为好。

“好了,你们的朕也知道了。”

朱由校看着他们各执一词不由地头疼烦闷,立刻打断了他们,纷纷拱手而立,等待皇帝表态。但朱由校把他们制止后也没有再什么,反而扭头对坐如石蜡的英国公张维贤道:

“英国公,此事伱觉得如何?”

直到这时,众人才发现英国公张维贤一直对此事丝毫没有表态发声,要知道他可是左军都督府的左都督,辽东都司所有军籍按道理来都是由其统辖的。虽然现在五军都督府早已名存实亡,但如果要在辽东都司设置三司,他的意见还是相当重要。

张维贤听到皇帝问他,他这才缓缓站起身来,拱手道:

“陛下,如果问军事谋计臣还可以道道,但此事臣却不知道,也不懂该怎么做。只是诸位阁老各执一词,那臣认为还不如各退一步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