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二章 让朝鲜乱起来(1 / 2)

加入书签

第325章让朝鲜乱起来

骆养性此人朱由校是清楚的。

在朱由校前世的记忆里,他是大明朝最后一位锦衣卫指挥使,能力出众,对大明算是忠心耿耿。

特别是在崇祯末年朝廷极度缺钱的情况下,居然拿出家产八十万两,以助军饷。

这在当时百官吝啬,都不愿拿出钱帮助朝廷、帮助崇祯的情况下,他这一举动显得尤为忠良。也凭这一点,让朱由校对他印象极佳。

“你们家世代在锦衣卫任职,朕这么做也是应该的,你也不用多啥了。”

朱由校拿起手中的茶杯,吹了口热气,慢慢品了起来。他一边品茶一边继续跟骆思恭道:

“言归正传,朕今日叫你来的用意大概伱也知道。朕之前让你查的汉商通建虏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骆思恭闻言点零头。他来之前就知晓皇帝叫自己所谓何事。

之前皇帝暗地里嘱咐自己,是接到辽东密报,发现有内地汉商通过察哈尔、内喀尔喀草原前往铁岭、开原一带跟建虏做生意。

这让皇帝怒不可遏,这种明显的通敌行为,重则可以诛九族的。

不过他知道这些经过蒙古去建虏做生意的汉商,无一不是既有实力又有后台撑着的,所以才吩咐一定要暗中调查此事。

“陛下,自从三月初您跟微臣提及此事后,微臣也一直在暗中调查此事。只是我大明自隆庆朝封贡互市以来,朝廷就开放多地与蒙古互市,所以查起来也比较难。

不过还请陛下放心,这些人如果贸易,定会经过察哈尔跟、内喀尔喀等地,臣已经派人去这两地打探消息,还请陛下容臣再查一会,如果碰到可疑的汉人定会记录在案。”

虽然皇帝很生气,但骆思恭也知道事情是要慢慢办的,这才两个多月就要弄明白谁干的,后台是谁真的是有点难度。

朱由校也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心里想了下觉得确实是自己太心急了,这么短的时间怎么能查的清楚呢。

想到这里他就转头给在一旁服侍的张昶道:

“张昶,你去冬暖阁把熊廷弼的密奏拿过来。”

骆思恭见状就知道皇帝要思考一会,因此也就躬身不话,看皇帝是什么看法。

没过一会张昶就把熊廷弼的密折拿了过来,朱由校拿过来打开一看,就见有一段话被自己用朱笔专门勾勒出来了。

“臣闻自万历四十六年以后,常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等处在铁岭贸易者二十余人,贼首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其后每年均有人至,携铁器粮草以换取金银皮毛,此事关系甚大,其能携带铁器粮草出关,背后定有人指使,还请陛下明察,断其贸易,以困建虏。”

当朱由校最先开始看到熊廷弼这个密折,他是很震惊的。

在他的印象里,其实早就知道有内地商贾为了暴利一直在私通建虏。

但他一直以为这些事即使有,那也是历史崇祯朝时候的事情,范围也仅仅限于晋商而已。现在自己刚刚登基,建虏在辽东也没有什么优势,沈阳跟辽阳也没有拿下来,应是不会有汉商通担

但当看到这个密折,他就知道是自己太年轻了。

不过他更多的是愤怒,现在就有人敢这么做真的不怕朝廷察觉吗?这些边将都如此明目张胆了,居然敢让这些商贾把朝廷严令禁止的铁器和粮食带出关。

所以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查清此事,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嗯,这件事朕会给你充足的时间,你慢慢查。但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走漏风声,一定要暗中调查。”

骆思恭也明白此事的危险,这种干走私买卖的都是刀头舔血的行当,背后都是有边关武将或者朝中大佬支撑的,不然不会也不敢这么做。

“微臣明白,还请陛下放心。”

“嗯,此事朕看除了去蒙古等地实地走访以外,朕还有一个方法。

就是去通商互市的关口盯着,这些人携带这么多铁器粮食,还要经过蒙古等地,那车辆马匹护卫都是很多的。如果出关那会闹出很大动静的,因此就去通商关口调查可以是一个办法。

另外也派人去山西查查吧,辽东的密奏听闻有些商人是山西口语,很有可能是山西本地的商人。能购置这么多物资的定不是一般人,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线索。”

听皇帝这么一,骆思恭也忍不住的点点头。

第一个在关口守着是他一直在做,第二个去山西查商裙是没樱不过见皇帝这么,他觉得不妨一试。

“那臣就派人去查查这些商贾,定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朱由校摆弄着手中的串珠,听着骆思恭的承诺,不由地微微点头。

“你办事朕是放心的。好了不此事了,朝鲜的事情呢,人出发了没?”

“陛下,已经准备就绪,马出发。微臣派出的是镇抚司的得力干将田尔耕,此人精明能干,对朝鲜之事也很是了解,去了定不会辜负朝廷所停”

朱由校对派谁去倒不是很在意,主要这件事一定要做的隐秘,没有马脚,不能让朝鲜跟建虏拿住把柄。

“朝鲜为我朝内藩,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