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双向奔赴(1 / 2)
陆一帆当然知道,眼下京城上学压根不存在什么择校费之说。
77年高考恢复,78年春节后开始的老三届读大学,非但没择校费,没学费,甚至国家还根据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给学生们每月财政补贴15~25元不等的特殊助学津贴。
也就是说,眼下年代读大学,直接就是国家在养着。
可惜,随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实施。
这一批批,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大学学业有成之后的天之骄子们,恰好碰上了出国潮,纷纷去了海外学习深造。
但却几乎清一色去而不归。
所谓的精英学子们,出国深造开拓了眼界同时。
看母国各种不如意,不愿再吃苦,为所谓人生自由、个体发展,移居海外成了一时风潮。
由此也最终导致说,教育制度大改。
后来读大学,没了工作包分配,再也不是什么,单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完全成为了学生个体人生大事件。
择校费这说辞。
他就是故意说给两位招生老师听的。
而且,此处的择学费,那意思明显是反着来。
在暗示两家名校,咱选择了你们其中之一,是不是要有相应的一笔费用,会给到咱手里?
很显然,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燕大、清大二位招生老师,也都准确捕捉到了。
只是苦于从无此先例,两人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要怎么回应他。
所以择校费话题乍一抛出。
现场稍稍有些冷场了。
不过这对陆一帆完全无所谓的,吃定了两大名校的求才心切,相互争竞谁才是东大第一名校心理。
他压根不怕进京上大学这只煮熟鸭子还能飞出掌心。
至于搞这般小花招伎俩目的,很简单。
他就是想测试看,两所名校,谁更能对他网开一面、高看一眼,对他能有更多的宽松包容条件(闲得淡疼,难得有机会两大名校找上门,满足一下上辈子错失名校恶趣味)……
(咱可是重生穿越者)
(前世便是985名校计算机、数学双硕学位)
(未来成就,那妥妥是能被写入校史的顶级校友身份)
当然了,他只所以要这般测试,并非一味乖张妄为。
未来几年里,他进了大学校园,那肯定是没法做到,一直按部就班的在校读书学习搞研究。
只要是外部大环境时机到来。
他不可能把自己锁死在大学校园一晃五六年。
出名要趁早。
想要弥补几个时代最大遗憾。
比如说,那运十航飞大项目……
比如说,自国家计算所拆分出来的,那个究竟该‘技工贸’,还是‘贸工技’,半导体电子工业路线发展之争的创业团队,未来的东大,本不该在计算机半导体领域,因为那可笑的路线之争,一再被滞后发展,更加不该,大兴那所谓高科技拿来主义,直接放弃掉的光刻机自研之路……
太多时不我待的遗憾大事件,眼看着已经在既定轨道悄然走远。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能耐,去阻止这些遗憾大事件的上演。
但是,总也要努力去拼搏一把,尝试看看,是不是,有机会阻止得了,万一侥幸大获功成了呢!
清大招生老师罗飞,看来获得的校方授权更高阶一些。
短暂的愣怔过后,他立刻笑了起来,
“一帆同学,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是说优秀学生奖学金呀!这个你完全大可放心,咱们清大在培养学生个体独立性方面,一向都是不遗余力,尤其咱们清大从创始之初,便一直拥有着最为良好的国际交流渠道,最为丰厚的国际助学基金机制。一旦时机成熟,咱们清大学子奔赴海外学习深造之路,那绝对称得上得天独厚,无人能够匹及……”
燕大招生老师刘常清暗暗就在咬牙切齿了。
可恶混蛋,又拿出国深造这套说辞诱惑人来,你们清大的老师,还真是敢为天下先啊!
真就相关政策稍稍宽松些许,你们就已经在蠢蠢欲动、上蹿下跳……
“刘老师,那咱们燕大……??”见燕大招生老师刘常清在旁闷声不语,陆一帆直接点名追问起来。
“呃……”
刘常清暗叫糟糕,
这小子,话里已经有很明显倾向性了,
他赶紧脑筋飞转,就在思索自家学校的长处,
“一帆同学,燕大的确没有清大创建之始,便拥有的国际化荣耀背景,但燕京大学这四个大字的金字招牌,便足以说明一切,足以说明,她代表的是首都的脸面,咱们国家的脸面,咱们燕京大学,肯定是要立足国内,打造这所对得起全国第一名校的金字招牌!”
哈,您搁这儿唱高调呢!
陆一帆故意又刺一句,“呃,我只是想知道一下,咱们燕大择校费……?”
刘常清豁出去了,
“一帆同学你放心,择校费一事,尽管燕大在此之前从无先例,但学校一旦有了你,那便是专为一帆同学你打破过往陈规陋习,专开特例,又有何不可。因为一帆同学你是最特殊的学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