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六章 分粥,放药,收心(1 / 3)

加入书签

关羽去淄重队军械车费了不小功夫,把所有箭支翻了出来,然后找鸣镝,忙活半天,最终才找到鸣镝不过三十来支。

三十来支鸣镝太少,根本不够用的,军中战骑有百骑规模, 哪怕一半人手作为预备队,防止突发情况,只一半人手配合步兵围堵溃兵,那也有五十骑需要配发鸣镝,才三十多支鸣镝,不够一人一支。

关羽把鸣镝拿来, 李孟羲拿过几支看了看,他看到鸣镝做功很粗糙,几根鸣镝, 愣是没找出有哪两支形状是一样的。

鸣镝是简单的哨子,哨子结构也能五花八门,有圆的有椭圆的,还尖的,有方的,不一而足。

再说材质,大多是骨质和陶土的,铁的就发现一个。

关羽拿鸣镝试射,开弓刹那,啾的一声,鸣镝尖叫着飞了出去。

李孟羲纵然现在不精通射他也看出来了,鸣镝射出后的轨迹有点飘,打着弯飞了出去。看来鸣镝箭头的确是有问题了。

三十多支鸣镝,关羽一一试射,其中,还有些瞎了, 不会响了,再把坏掉的再除去,就剩二十多支。

而后,李孟羲想了一下,从完好的鸣镝中,把方才试射的时候,声音最响亮的一些挑了出来,共得到六支形状各异的鸣镝。

李孟羲心说,围捕溃兵是大事,而要想要提高围堵效率,则要增强骑兵威慑能力,威慑能力一在刀枪凶狠,二则在鸣镝。

鸣镝关乎围捕成效,既然现在鸣镝不够,看样子也没地方补充,那,有没有可能生产一些出来呢?

李孟羲看着手中的两支陶制鸣镝,若有所思。

烧陶工艺李孟羲不陌生,垒个窑,捏一些器物土胚,然后加柴一烧就成了。

军中历次吸纳人力时,像是弓弩匠人, 铁匠等,都特意挑出来,留在后军中了。

匠人相关的事,李孟羲比刘备关羽等人要熟悉的多,军中有陶匠,不止一个。

想到这里,李孟羲便决定一试,他拿起几根最好的鸣镝去找陶匠了。

淄重队,李孟羲找到了陶匠,把鸣镝交给几个陶匠,问说能不能做出一样的箭头。

陶匠接过鸣镝,看了两眼,“泥哨子吗?”

“能做?”李孟羲问。

“能。”陶匠点头。

“那要垒陶匠不?还有活泥?我派人来帮忙?”李孟羲说道。

“不垒窑也成,”其中一年长一些的陶匠道,“泥巴捏好,丢火堆里烧一夜就硬了。”

李孟羲在脑海中过了一下用篝火烧泥巴的过程,片刻后,“不妥,”他拒绝道,“用火堆烧,才能烧几个?鸣镝军中急用,容不得慢慢腾腾。”

为求产量,为使最快速度烧制出一批可用的箭头出来,李孟羲毫不停留的着人就地垒窑。

烧陶的技术难度实在不高,只要随便挖点黄泥,就能糊个窑。

陶匠们拿着锄头铁锹拎着筐子,自去找泥,在扎营地外不远,挖开土层,挖了一些深层的干净黄泥,挑着回来了。

回到营中,别的民夫帮着垒的窑,也起了一半。

李孟羲在监工,确切的说,是看看能不能给陶匠们出点主意什么的。

制陶的整的流程用泥和土就足够了,但,能烧制陶器和能高效的烧制陶器是两码事。

李孟羲在旁看了陶匠和民夫们忙碌了许久,他出了一个主意,他让陶匠们把窑室里多做了几个竖的隔墙,隔墙的作用,如同是横起来的抽屉,可以把泥胚放在上面隔墙上面,以增多泥胚的摆放空间。

仓促糊成的土窑不是很大,不过半人高,灶台大,废弃了横断隔层,换用竖隔层,泥胚容纳量多了许多。

窑中有竖隔墙三个,每堵隔墙每一面可放十个鸣镝泥胚,三面墙,可放泥胚近百,再加上窑左右两边的膛,一窑可以烧百十多个陶鸣镝。

窑肯定没问题,窑一边堆了许多硬柴,柴也没问题,唯独让李孟羲觉得不一定能成的是泥胚。

不同于泥碗泥缸这些技术简单的东西,鸣镝虽小,结构复杂。

陶匠们把鸣镝箭头去了,参考着箭头的结构拿黄泥来捏胚。

论捏泥胚的技术,陶匠们经验丰富,一坨黄泥拿在手里,手指一掏一捏,就捏出了箭头模样,然后用细柴棍在泥胚上扎通几个空气流通的孔,简单的鸣镝箭头就做成了。

李孟羲看不一会儿,天就黑了。

因为鸣镝急用,李孟羲让陶匠们稍辛苦一下,今夜连夜烧上几窑箭头,做的好有赏。

俘虏抓到几百个,安置俘虏是大事。

天黑了的时候,给俘虏们煮的粥也煮好了。

义军有着丰富的分粥施粥经验,分粥应该注意的每一点,早有一套详细规则。

分粥要注意事项之一,粥煮好要加凉水,避免烫伤。

第二,分粥时,不能按大小分,得按人头分。一个大人跟一个婴儿,分粥都应是一人量。

第三,得派人盯着,以防谁家大人不让自己的小孩儿吃粥,把粥全抢了。

第四,黄巾流民后勤薄弱,很多人连盛粥的碗都没有,得多备一些碗。

粥煮好了,也怼凉水了,军中空闲的碗也都收集起来了,天刚黑,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