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对称军备对抗(2 / 3)
反制敌军远程部队,以不对称的打法抵消敌军的优势;要么以攻对攻,以弓弩对弓弩,这两种方法都足以高效,且远比配备甲胃有用的多。
养骑兵的成本在于饲养战马,而弓弩的话,成本或在人工,或在材料。
而人工成本其实是时间成本,时间成本和技术相关,可以改进。
也就是,如果弓弩的大部分成本是在人工上,那么,就有可能通过技术改进使弓弩极其廉价化。
而弓弩关乎义军军备,义军需用大量弓弩不对城的抵消甲胃不足的境况,因需装备大量弓弩,所以弓弩的成本就至关重要。
军中诸多匠人中,有弓弩匠人。
李孟羲找到那个会做弓弩的老匠人时,李孟羲问起弓弩制作工艺和工时工价的问题,眼神不是很好的老匠人眯着眼睛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这做弓啊,需干、角、筋、胶、丝、漆,此合称“六材”。
干者,乃是木也,诸木当中,以拓木为上,次有桦木柞木等。
角者,牛羊只角,片以成薄,贴于弓腹以内。
筋为牛筋羊筋诸类,捶打成丝,贴弓臂以外。
胶为粘合诸材之用,胶有皮胶鱼胶等。
丝为紧固之用,木角施胶相合之后,再缠以细丝,使之牢固。
漆涂之乃防霜露湿气。”
做弓的流程大抵就这几步,简单来说,弓以木做胎,用牛角贴弓胎以内,以富有韧性的牛筋等物砸成丝状贴在弓胎以外,再用胶粘合,到这一步,弓臂其实就已经做成了。
然后用细绳把弓臂缠起来,这一步单纯是为了让材料紧实不开裂做的加固手段,最后涂漆则也是为了防护,涂了漆能防潮防腐蚀,极大提高了弓的寿命。
依老匠人所说,做弓需要木材,需要牛羊动物的筋,需要角,需要胶和漆。
李孟羲寻思了下这各类材料,木头极重要,但木头一根树几百斤的重量,够做百十张弓了,木头因天然量大,不算稀缺。
而鱼胶和各类粘合用胶,也比较廉价易得。
而漆,用的不多,刷漆跟刷桐油一样,一罐桐油能刷千百张弓,而不刷问题也不太大。
比较了一番,只剩筋角两物稀缺,角的话,一头牛就一对角,而筋类,猪羊等动物的脚筋也行,来源稍微宽泛。
依老匠人所说,牛四蹄之筋,可做弓箭三把有余,而猪羊脚筋偏短,一猪可做弓一把,一羊做弓勉强。
筋角二物最制约弓箭制作,弓箭的短板就在这里,而像其的木头也好,胶也好,漆也好,都属于大宗产物。
由此,李孟羲意识到,蓄养的牛羊动物的多少,其实代表着一定的战争潜力。
最短缺筋角二物,再一比较,其实角比筋缺,筋料一是多,一头牛的筋能做三张弓有余,而筋来源也多,不管牛筋羊筋骡马筋都能用,甚至人筋都能用,但角的来源,只有牛。
到这里,李孟羲明白了为何古代牛那么重要了,杀牛都得死罪,牛是性价比极高的牲口,牛可以耕地,牛皮可以做铠甲,牛角又是最短缺的做弓弩的材料,诸多牲畜中,唯独牛生产军事价值最高。
依李孟羲对巨鹿现在和未来一两年之类的情况的了解,一两年之内,牛角很难大量凑集。
他问老匠人,若弓不用牛角,能不能做。
老匠人迷蒙着老眼昏花的眼,眯着眼睛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小心翼翼的说,“其实来说,做弓不用牛角筋料也是能做。”
李孟羲忙问,“那纯木弓力道如何?”
老匠人道,“力道强的很。”
李孟羲顿时疑惑了,他诧异的看着老匠人问,“既然拓木弓力道够强,为何非还要用角筋等物?”
老匠人看着李孟羲笑笑,说,“公子是没用过木弓,不知拓木秉性。这拓木新做成弓,力道十足,比不加角筋的弓力道还强,可纯拓木放不了几箭,弓就软塌塌的没劲儿了。”
李孟羲恍然,原来如此,他明白了为何不用纯木头做弓了,拿拓木来说,拓木弹性大,但是耐久不够,射不两箭就疲劳了,软的跟个面条一样。
所以,就得用筋角加强强度。
武器得考虑耐用性,只用拓木或其他木料做弓,省了筋角,的确是能短时间内做出大批弓弩,可是,弓弩做好,不等用呢,放不了多久力道就没了,兵器是战备的,好不容易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做好的弓箭,不等用就坏了,到打仗,还是没兵器用,那就做了无用功。
所以无论何时,无论再怎么节省成本,该有的质量还是得有。
李孟羲再问做弓的工时多长,老匠人答说,做弓得先伐了木头,花一年时间阴干,然后才能做弓,弓做好之后,把胶漆晾干,还得一年。
之后,弯弓定型还得时间。
一把弓,光算时间,工时没有个两三年不成。
闻此,李孟羲眉头紧皱,做弓周期如此之长,也就,哪怕现在材料足够充足,现在开始做弓,那第一批弓做成,最早得到两年后才能得到成品。
可依义军现状,朝廷大军如果来兴师问罪,今年开春后就会来了,而如果不来,两年之后大可能就更不会来了。
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