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二十章 开考之前(2 / 3)

加入书签

绳子,从这头量到那头,从那头再量回来,量了数番,又微移了几次标杆之后,他扛着锄头,拉着又一根绳索,比着绳子,隔一截,就用锄头就地挖一坑,隔一截,就挖一坑,满场挖坑。

不久,坑挖完了,造城匠人收起工具之后,朝士子们这边又看了一眼,又笑了一下,然后在甲士押送之下,离开了场地。

此时,大多士子已吃完了早饭,百无聊赖的看着场地中的忙碌。

他们看到,甲士们把扛着的木杠子漫长的埋。

若是细心的人一看就会发现,甲士埋杠子的地方,恰好就是前边那个工匠拿锄头刨出来的点。

没一会儿之后,连不曾留意不太在意的人都看出来了,木杠埋下之后,虽说长一个短一个的,但是长十横十的一百个杠子埋的整整齐齐,齐的惊人,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线。

席地而坐的士子见此一幕,窃窃私语起来。

人群中,简雍脱鞋,光着脚坐在鞋上席地而坐,见刘备的兵把杆子埋的齐整整的,简雍便暗自点头,简雍倒不是看出的什么玄奥,而是觉得刘备的兵做事漂亮。

简雍此时不能知,只此一处,刘备的兵能把木杠子埋的等距间分齐齐整整,只此一处,便足见义军水平。

就是靠测量和埋杆子埋旗子,张角的十面埋伏大阵,就曾以此成阵。涿州义军军师李孟羲也依靠如此笨拙的方法,曾花费了数日时间抢在皇甫嵩面前,把皇甫嵩前路几十里路都给测量标注完了。然后是,旗帜一路排下去,都不用指挥了,包围圈滚滚向前,一队队兵力只要依旗而聚,排着朝着一杆杆旗排过去,直接自动的就能摆成齐整严密的一点破绽都没有的铜墙铁壁。

当时义军阵势之惊人,官军中郎将皇甫嵩之绝望,简雍与一众涿州士子们不能知晓。

若是,木杆能等距,能均匀,这只能说是有布置浩大阵势的能力。

但有一细微之处,甲士们埋木杆时,自发的特意跟左右前后所埋的杠子尽可能对齐,若不齐,哪怕凸一点,哪怕凸半个指头,都刻意把杠子拔起来,从新再埋。

无人强制要求如此,然而涿州义军老卒们很自然很习惯如此。

对齐整划一已养成了习惯,这便是义军又一根本之处。

整齐划一之习惯,来自李孟羲的特殊的练兵之法,来自于队列训练。

当时队列训练之时,当时之要求,连眼看的方向,连鼻尖高低,连手指头怎么样放都得是一样。

经历了长久队列训练的涿州老卒们,对整齐的追求成了共有习惯,不齐就不顺眼,不齐就不爽。

不久,又一轮人来了,这一轮也是甲士,一群扛着矮几的甲士。

这群甲士又在埋好的木杆边上,把矮几一个个放好。

也是,前后左右对了很齐。

之后,又一轮人来,带着稿席铺到了矮几之后,大抵是当席位,稿席铺的也是一样齐。

要知道,没有强制要求对多齐,李孟羲也好刘备也好没有在旁看着,而老兵们就自动的把一切摆的非常之整齐。

就此一处,哪怕是天子亲设宴席,估计宴席都不会有此齐整模样。

看在众读书人眼中,只觉刘备手下的兵干事漂亮,他等却不知,此是义军能成势根本。

不久之后,刘备关羽还有一个小人儿,带着一大队甲士,一同来了。

刘备来了,席地而坐的读书人不再坐了,赶紧穿鞋起来。

刘备到众士子面前,在一片“玄德公”“玄德公”的招呼声中,刘备目光扫过众人,扬声说到,“众位!经多日筹备,今诸事已齐,此番科考,不论出身,不排长幼,乃唯才是举!

诸位皆为有学问之人,下场一试,高下区分,高拔者升官出仕,不及者后缓,绝无偏私!请众人,无有怨言!”

说罢,刘备拱手朝士子们躬身一礼,士子们赶紧拱手同样回礼,李孟羲也随着刘备致礼了,他抽空抬眼一看,面前人海,在士子回礼当中,呼啦一下低俯一片。

开考的宣讲完了,刘备看向一旁关羽,“往下,且由关将军,申明科考纪令!”

关羽越众而出,目光扫过面前人海,扬声说到,“其一,入得考场,明看卷面,详细做答。”

关羽左右两侧,几十甲士沉声齐喊,“其一,入得考场,明看卷面,详细做答!”

众甲士齐喊之声,洪亮如雷,声扬全场。

甲士们把关羽所讲,连重复三遍,方停。

关羽随之接着又道,“其二,入场之后,不得左顾右盼,不得私自言语,胆敢偷瞟着,立驱逐之!”

……

“其三,科目十五场,分试各类,一场两刻至四刻不等,答题之时,各自把握,时尽之时,不得拖答。”

……

考场纪律乃李孟羲起草,洋洋洒洒十几条目宣读完之后,关羽沉声喝道,“甲队百人,进场,开考!”

立刻,早按前后顺序排好的第一批一百个参考之人,在两百名甲士的左右看护下,前后相接鱼贯入场。

两百名甲士看押一百士子的考量在于,甲士行在军伍,知道怎么排队知道什么叫不争不抢,知道什么叫秩序,而一众士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