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欲往洛阳(1 / 4)
汉末第一兵法家第九百二十七章 欲往洛阳
学武到三十日。
过了年,李孟羲十三岁了。
关羽关云长十三四岁一个人提刀杀了欺人的狗官然后逃亡江湖,张飞十三四岁把乡里的同龄人全打趴下了,把大一点的打的见了他张翼德就扭头跑,刘备十三四岁在跟卢植求学,其十三四岁时和公孙瓒整日游手好闲飞马驻兔,其十三四岁时,骑术与射术皆精。
跟少年老成的关张等人比,李孟羲无疑起步晚了。
学武三十日,李孟羲方掌握长矛大刀的基本精义。
虽,学的东西不算多,可李孟羲记下的东西可不少。
李孟羲记了丈八矛法一本,带插图,带详解;有春秋大刀一本,带插图,带详解。
丈八矛法学了招式不过一十二式,这一十二式当中,八式都是基础的拒矛架矛招式,攻击招式才不过四式。可李孟羲记下的详解达两万九百多字,平均每一式注解超过一千四百字。
春秋大刀李孟羲学了六式,注解有一万四千字。
关张二人都看过李孟羲的注解,两人看过之后的感觉一样,他们看完都感觉怎么感觉有点不懂矛/刀了呢。
李孟羲都记得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比如,长矛雨天对敌,该守?该攻?
答桉是,守。
因为雨天地滑,主动进攻有跌倒风险,厮杀之时,一但倒下就败了。
于大刀,也有这一问,问大刀雨天对敌,该守该攻?
答桉是,对长矛,该攻,对短器,该守。
大刀比长矛短,不进攻就一直被人家戳,大刀对短兵有长度,所以据守更稳妥。
关张二人哪想过这类问题,所以会生出感慨。
雨天对决场景,这不过是李孟羲认为的对决影响因素当中,战马,敌我,地势,这三项因素当中地势一项的一种。
其他的关张二人未曾考虑过的问题还有,坡上对坡下,两人持枪,高对低该以何种架枪姿势,低对高又该何种。
坡上对坡下,两人持枪,高低相对,高处有甲,低处无甲,用枪策略该如何。低处准甲,高处无甲,用枪策略又如何。
还有,马上对马下,马下对马上,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排敌军,一对一圈敌军,等等情况。
好多问题,关张二人都未深想过,两人因此会生出不能尽懂矛/刀的感慨。
于刀矛两术之后,李孟羲开始跟刘备学双手剑术,再之后,卢植来教斩马大剑。
亏得李孟羲学习能力强,哪个都没落下。
——
寒冬渐逝,到春天了,公元186年,汉灵帝中平三年。
李孟羲的习武之路不得不暂时停下了。
开春,雪化了,道路通了,李孟羲想去一趟洛阳。
去年委托简雍去洛阳买水晶硫酸水银等各种珍奇,简雍被人家骗了,李孟羲决定自己去买。
李孟羲深知世道不宁,离开巨鹿外出,随时可能遇到危险,危险包括天灾人祸,乱兵瘟疫,等等。
也就是说,只要走出巨鹿,随时可能撞见瘟疫,随时可能遭遇乱兵。
去洛阳很危险,李孟羲做足了准备。
为防乱兵,得带足兵马,为防瘟疫,得带足药品,带足防疫护具。
上回,刘备被汉皇召见,刘备入洛阳龙潭虎穴,带了三千甲士。
这回,李孟羲准备带六千。
有过上次经历,这次再去洛阳有经验多了。
李孟羲花数天时间完成了物资与人力准备,他凑齐了车马粮草兵刃药品,还有大量刀斧工具,还有大量纸张书籍,巨鹿如今唯一刊印成功的书籍是论语,李孟羲将装订好的论语装车十车准备卖往洛阳,除书籍,还有丈长长刀五十口,还有铅笔,烈酒,白麻布,等等所有有竞争力的商品。
一切准备妥当,李孟羲准备出发。
大道旁,众人不舍送别。
这是李孟羲第一次远走,刘备很有些舍不得。
弟弟小砖非要跟着李孟羲去洛阳,李孟羲深知洛阳不安全,他废了好大劲哄好了弟弟,答应弟弟给他带玩具回来,弟弟这才听话。
“玄德公,诸位,那我先走了,不日就回来。”李孟羲挥手跟众人告别。
刘备拉着小砖,送出两步,“早些回来啊。”
李孟羲点了点头,翻身上了马车。
大军启程了。
陪同李孟羲去洛阳的是张飞,之所以选张飞,一是因为张飞有经验,二是因为,刘关张三人当中,只有张飞能狠下心跟洛阳朝廷打个鱼死网破。
假若此去洛阳李某人一不小心陷在了洛阳,到时就得靠张飞仗六千兵力席卷十万百姓再围了洛阳以战迫和,如此方能保下李某人的性命。
如果换了关羽刘备,事到临头时纠结迟疑,误了时机,李某人就被砍了。
李孟羲带着的六千人,乃精挑细选的六千人,这六千人全都是精通了队列训练的老兵,这意味着,一旦事到临头,这六千老兵就可化为六千教官,六千人一人训练百姓四十人,一月之间,可扩为二十四万可堪一战的可战之师。
走在路上的六千人队伍,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