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狼群战术(1 / 3)
将整个渔阳郡战略围之后,关门打狗之势已经形成,巨鹿军的獠牙立刻就漏了出来。
各处围堵的队伍太多也太分散,无法协同指挥,而若各部各自为战,又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故,还用之前的方法,约定好统一的行动时间,统一的行动模式,再由斥候骑兵居中调度,使各部能约束成一个整体。
此番与之前的不同是,之前各部协防地方,只有遇到部分队伍遇到敌军,而遇到敌军的,只有部分发生战斗,战斗也大多不激烈,劫掠四境的贼军遇到阻击之后,多数稍做试探便退却了,可此番不同,此番贼军所有兵力已收缩进小小的渔阳一郡境内,且敌军已成困守,必要死斗,爆发战斗之可能大增,且战斗会将空前激烈。
考虑到这一点,为尽可能稳妥尽行事并减少伤亡,命令之下,各部严格按照战斗队形行军,行进速度因此慢如龟速。
这是其一,以慢制快,巨鹿军以尽可能减慢行进速度的方式来保证队伍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其二,李孟羲针对现下形势特设了针对性战术,毫无疑问,依巨鹿军的现状,巨鹿军有充沛人力,军中大部分都是训练不够缺少甲胃的乡兵,乡兵们人均配发有弓弩武器,且,每一个队伍都有战车车阵作为依仗,这种种因素,使得巨鹿军天然适合防守。总得战略计划是,包围圈逐步向里收缩,逐步压缩敌军的活动空间,直到压到渔阳城下,战略目标如此,战略目标得逐步向前推进,而巨鹿军现在最适合的是防守战术,防守却又无法推进,两难了。
李孟羲特设的针对性战术化解了这个两难难题,他对所有队伍下了统一命令,要求各部只要遇到敌军,就地停下防守,只需防守,不需反击,不需追击,也不需继续前进,只需就地守御就可。
这样以来,于单个队伍本身,队伍就只有两种状态,没有遇敌,就正常行进,遇到敌军,就地扎下车阵就地防守,敌军不走,就一直呆在原地防守,等什么时候敌军退却,再继续行进。
每个队伍都如此,放眼全局,就成了,巨鹿军一支支队伍如同麻雀,贼军的队伍如同一只只恶狗,恶狗向哪里扑,哪里的麻雀就不动了,停下来跟敌军对峙,但其他方向的麻雀在继续前进,这样,敌军就如同被网在了一张大网中的野兽,敌军的牙爪不管向哪里扑,其扑的了身前,身后在收缩,扑的了身后,身前在收缩,包围圈越虽不是在同步收缩,却在越收越紧,敌军任何凶狠的反扑全都变成了无用挣扎。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屠夫遇狼,持刀与狼对峙,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噼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前狼假寐,后狼想悄悄绕后接近偷袭,狼群似乎惯用这样的战术。
此间战场,巨鹿军的战略正如狼群战术,敌进则守,敌退则进,敌军锋芒被完全规避,敌军根本无法阻止其他方向上了巨鹿军的战略压缩。
两个重要目标在缓缓达成,巨鹿军遇敌则守,用此乌龟战术,伤亡将大为降低;放眼整个战场,同一时间,未遇敌的比遇敌的多,前进的比据守的多,敌军的生存空间在被逐步蚕食。
——
艳阳高照,酷热之天。
一队近三千人的巨鹿军队伍正步入渔阳郡境内向东北方向行进,整个队伍成严密的作战队形紧紧的收拢在一起,在队伍当头,是一排十车相连的车阵,十辆偏厢一辆挨着一辆中间用绳索紧紧勾连在一起,每辆车后都有民夫负责推车,十辆车以同样的速度缓缓前进着。
问,以古时路况,道路能容的下十车并进吗?
答桉是,没有这么宽的路。
路况不足以容纳十车并进,宽出来的车只能压在荒地上走,再加上十车并联,走的更是艰难,使得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比老头遛弯还要慢,慢成了龟速。
在排头的车阵之后,再后是两排长长的队列,左边队列,左外侧一样是偏厢车,偏厢车在外侧一辆接着一辆一直接到了队尾,道路正中,步兵队列被车辆包夹在了其中,行进中的步卒多数都是乡兵,乡兵们身上普遍无甲,他们头上缠着统一的青色头巾,手中并不一定有刀枪,但人人都有一张弓或者一张弩,在路上走着,步卒手中弓提在手中,弩张着弦搭着失,随时准备激发。
整个行军队列完全成了一个笨重的铁桶,围在外围的战车把所有的人力和辎重全都围在了其中,以此状态,不管敌军何时杀来,都不需再做其他调动,直接就地停下,所有人员都站在原地,直接就能展开守御。
过于收缩的队伍对行进局限太大了,前方路况又变化了,一道土岗出现在了前头,排头的车阵太宽了,不得不做以调整。为过一个小土岗,整个队伍都停了下来,指挥官到了前头指挥人把十辆横连的战车拆解开来,再繁琐的拆成三辆横连,再重新把车辆排好,然后又得把整个队伍也往收窄一点。
行军队伍收束的已经够紧凑了,步兵们几乎是被车阵挤在其中了,哪里还有收
↑返回顶部↑